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做人民满意百姓称赞的改革促进派”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要求全党,特别是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改革促进派”。那么,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改革促进派应该促什么?
促改革实干
最近这一两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讲改革促进派,有一个特别之处,他是把改革促进派与改革实干家捆绑在一起讲的:“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这个界定,赋予了改革促进派新形象新标准新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改革大幕,如果说当初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十五大提出、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仅有总体战略部署,而且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下,从全局的角度,系统地对改革任务进行统筹规划,调配资源,高效实现目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改革多发轫于基层,会打些擦边球,阻力较大。而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是和全面依法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所以,对于基层改革者来说,改革促进派又有新内涵。首先,服从“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服从上级和中央的改革决议,并坚决贯彻落实。改革促进派必须是中央改革决议的坚决服从者和执行者,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
其次,改革促进派不仅要具有明确的改革方向与坚定的改革信念,而且要具有将改革愿望转变为现实的能力,是改革的实干家与行动派,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面对、解决改革过程中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和问题,不为一身羽毛、一己毁誉而远避风险,不为一顶官帽、一点仕途而顾忌重重。总之,今天我们需要的改革促进派,即“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者。全面深化改革中,将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战略家、思想家、实干家,迎来一个人才辈出、群峰竞秀的伟大时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前所未有。如果不沉心静气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束之高阁,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把各项宏伟的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唯有真抓实干,别无他途。
促自我革命
邓小平早就断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个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是一场“自我革命”。即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为此,就要“刀刃向内”动手术,以壮士断腕和刮骨疗毒的勇气与决心,“自己拿自己开刀,自己割自己的肉”。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但这不是市场的一厢情愿,不可能绕开政府来谈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不能发挥,需要政府来配合。如果政府把不该管的都管住,市场的作用就无从发挥。因此,必须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这一重构,关键在政府,它不是简单地改头换面和拼拼凑凑,而是一种结构性再造,必然会触及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身的利益格局和权力关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龙头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政府自身改革: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用负面清单放开市场,用正面清单管住政府,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我革命成功之时,便是全面深化改革胜利之日。
促人人共享
“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能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检验和评判改革成败好坏的试金石。
所谓人人共享,一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而是城乡全体人民共享,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是全面共享。包括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优质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安全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共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等。其中,消灭贫困、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人人共享的核心内容。
改革初期,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决定我们只能选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竞争性的市场经济规则进一步导致发展的不平衡性,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现象随之产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和共享改革发展成为今天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三是共建共享。人人共享,事关人人。人人共享,不是坐享其成。天上不会掉馅饼,共享的成果要靠全民共同建设而获得。改革发展越是到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