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理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他的讲解中,记者仿佛看到了一幅调剂生“升级打怪”地图。
好,游戏开始。
很不幸,游戏的开局并不顺利,你被调剂了。有的学生是被换了专业,有的是被换了学校,还有的甚至被换了地区,从一线城市到了中小城市。换了之后,你通常是不情愿、不开心。但为了上学,你接受了调剂,开始大学生涯。
在一所并非自己所愿的大学,或者学一个并非自己所愿的专业,怎么办?先调整心态吧,不妨暂且安慰自己“毕竟有学上,是不是比落榜幸福”?稳定情绪后,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是慢慢培养兴趣。仲理峰说:“最初选择专业(学校)时,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来自家长、老师、社会……可能你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而且填报志愿时对这个专业和学校也不一定了解。入学后,随着对专业、师生、校园生活的接触增多,说不定就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这条路如果走通了,皆大欢喜。
然而,就像爱情不能勉强,有的人的兴趣也是从一而终。第一条路如果走进了死胡同,第二条路就是,换专业——但这是一座独木桥。仲理峰介绍,很多大学一般在大二会给学生一个换专业的机会,但名额太少。
“国外很多大学到大二才分专业,学生在刚入学时不分专业,只分文理学院。大一是学生适应、了解和打基础的过程。”仲理峰说,“我建议中国的大学分专业也可以晚一些,或者专业分得宽一些。学生对学校有一个了解和适应过程之后,选择才会更理性,这也是学校对学生负责。”
如果你在本科阶段没有换成专业,不要气馁,在硕士、博士阶段至少还有两次换专业和学校的机会。如果打定了在考研时换专业的主意,调剂生的本科阶段该怎么度过?
仲理峰说,大学课程一般有院选课和校选课,前者一般是专业课,后者则不受专业限制,可以选择任何院系你想上的课程。这时——敲黑板——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调剂生们注意了:你可以在本科阶段多选一些符合兴趣的校选课程,知识基础就可以完全按照你的初心去奠定,这也是你将来发展的基础。
“本科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虽然专业有差别,但也有共性的一面。”仲理峰见过很多硕士研究生,考研时跨专业的不在少数,这意味着他们在本科就打好了基础。
如果你不走以上路径,在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没有继续考研,直接就业,这时,意外出现了。你会发现,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现在专业不对口非常普遍,即便专业对口,将来在职业发展中也可能发生改变。”仲理峰说,“本科并不是一个最终状态,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工作,都只是一个调整的过程,调剂和调整,其实是一个意思。而对调剂生来说,反而因为调剂和兴趣的双重驱使,拥有了更宽泛的知识基础,往哪儿发展都不愁。”
当然,在游戏的最初,别忘了你还有另一种选择——不接受调剂。仲理峰见过一个学生上了一年大学后,确实不适应,坚持退学再考。“这样做的成本虽然比较高,但他后来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发展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也是一种选择。”
总之,这一局,调剂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