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从“孬兵”到“尖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通讯员 郭洪波 张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9日   04 版)

    刘伟修深挖装备潜能。靳海军/摄

    自2013年立了一等功之后,雷达操纵员刘伟修便火了。

    他是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的一名四级军士长,也是该旅“战斗力值”排名第一的“主力战将”。

    和陆军在枪林弹雨中厮杀不一样,雷达操纵员的战位在作战方舱内,他们不需要冲锋陷阵,但却责任重大。然而,如今被官兵们尊称为“修班长”的刘伟修,当年却被老班长失望地骂成“孬兵”。

    “我遇到重大任务就兴奋,听见警铃就来劲”

    13年前,刘伟修初到空军雷达某旅任雷达操纵员。两个月后,同年兵都达到了独立执行任务的水平,他还笨拙地用“一指禅”戳着键盘,成绩全班垫底。

    “刘伟修,你个孬兵!”老班长李玉树当着众人的面激他。

    “从那以后就憋着一股劲儿,别人睡觉我值班。”刘伟修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达操纵员值班时坐在一个几平方米的方舱中,需要连续几个小时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荧光波形图,随时搜索空中目标,并及时录取上报。

    这项任务责任重大,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异常不明空情,在平时,可能导致空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战时,则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战斗力损失,直接影响战争胜败。而实际上,对于雷达兵来说,根本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值班即作战。

    因此,雷达兵在战位上永远都需要保持高度紧张,加之常年机器轰鸣、电波辐射,对人的体能、心理都是极大考验。

    但刘伟修“特别爱值班,就跟有人特别爱打游戏一样”。

    “你打游戏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赢,特别投入?我值班就是那个状态。”刘伟修睁大眼睛、身体前倾着说,“我遇到重大任务就兴奋,听见警铃就来劲儿!”

    但他也出现过失误。有一次刘伟修值班保障航空兵部队转场,原本计划的一批两架编队起飞,临时调整为一批3架,刘伟修瞪圆了眼睛也没分辨出来多了1架飞机。

    “打起仗来,连敌人有多少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打胜仗!”他产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

    连着几年,他都没在夜里12点之前休息过,“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后总结出一套判定飞行目标机型、架数的方法,在全旅得到推广。

    老雷达技师陈国应发现,刘伟修总是带着问题值班,“特别爱钻”。

    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开放各地的低空空域,一些小型飞机和航空器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但同时违规飞行事件也逐渐增多。

    “低空、慢速、小型飞行目标”非常难发现,因此可能对空防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刘伟修和他的战友们决心“拿下”这一关卡。也正是因为攻克了这一关,刘伟修荣立一等功,实现了从“孬兵”到“尖兵”的完美逆袭。

    “只要它敢飞,我就能把它逮住”

    事实上,攻克“低慢小”课题是该旅所有雷达操纵员的目标。

    除了刘伟修,只有初中学历的雷达操纵员梁尚旗学习研究了上万组数据,摸索出两种型号雷达判断“低慢小”目标的要领;另一名雷达操纵员张海军也和连队骨干一起总结出了“典型目标分析”等实战方法。

    沿着“精细化作战理念”的思路,刘伟修所在旅设置了34个研究课题,将防空任务逐级分解细化为具体作战任务和能力标准,并从人力、战场环境、目标特性以及装备性能等角度出发重新调整了资源配置,为适应新时期的情况,让雷达实现了从“看得远”向“看得细”转变,对“低慢小”目标的判断准确率大幅提升。

    有了“精细化”的保障,每个值班的雷达操纵员都想抓住“低慢小”目标,为自己的战绩添彩。

    2013年的一天,刘伟修的机会来了。

    “刘班长,今天这么好的天儿,咱能逮一个‘低慢小’吗?”指挥室站长魏习龙笑着问值班的刘伟修。

    “只要它敢飞,我就能把它逮住!”刘伟修干脆地回答。

    当天7时许,雷达开机完毕,随着基线的均匀扫描,屏幕上出现密集的回波丛。刘伟修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十几年的经验积累,什么样的雷达波形此时应该出现在屏幕上,什么不该出现,刘伟修的判断准确率已经非常高。

    突然,东北方向,一个回波亮点跃入他的视线。

    怎么回事!雷达信号在搜索,他的大脑也在搜索,这个季节、这种天气、这个时段到底应该出现什么样的波形。

    “这个亮点不正常!”刘伟修立时挺直了腰板。

    数十秒钟以后,他果断地得出结论:这是异常空情,目标正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抵近”禁飞区。

    他抓起电话迅速向上级报告。

    警报声骤然响起,两架直升机立即起飞升空查证。

    后来证明,这是一次违规飞行。若不是刘伟修及时发现,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谁值的班?刘伟修是谁?!”这个故事迅速传遍了各个雷达站。

    “岗位排名”是尺子,也是鞭子

    刘伟修荣立一等功后,其他雷达兵也都心痒痒。

    “现在大家都抢着值班。”刘伟修的徒弟闫昆说。他去年12月刚刚调入刘伟修的班里。

    战士们爱和刘伟修一起值班,又怕和他一起值班。有刘伟修在,闫昆心里有底,更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坐在刘伟修旁边他也有压力,“要是看你精力不集中,他吼起来也很吓人”。

    刘伟修个头不高,貌不惊人,但在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提起刘伟修,大家都尊称他“修班长”。自打旅里实行“岗位排名”政策以来,由于多次成功处置异常空情,刘伟修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

    “岗位排名”通俗的说,就是所有士兵“战斗力值”的排名。这是刘伟修所在雷达旅为衡量每名战勤人员的战斗力而打造的一把新尺子。

    以雷达操纵员岗位为例,旅里把他们的日常工作细化为8个大项,下设22个小项,为每一名雷达操纵员的工作表现量化打分。

    这个排名既是一把尺子,也是一根鞭子。

    这项数据会直接与每个人的成长进步挂钩。“每个人的入党、考学、立功、授奖、留队等事宜都可以根据这个排名来定,大家心服口服。” 当了十几年雷达技师的陈国应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解释。

    刘伟修的徒弟闫昆现在全旅排名第十五,他对这个成绩还不太满意。“不管是从自己成长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打胜仗的角度考虑,大家都想有个好成绩。”闫昆说。

    在闫昆看来,旅里官兵中崇尚一种非常朴素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在应战备战,都想立功授奖。换句话说,当兵不能白当,总得留下点什么。”

    而已经成为标杆的刘伟修除了一如既往地热爱值班,还想多带些徒弟。他说:“就算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

    刘伟修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通讯员 郭洪波 张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9日 04 版)

从“孬兵”到“尖兵”
“军事夏令营”市场亟待约束和规范
努力让军转干部一次服役终身受益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