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否“高大上”,而与自己没什么关联?是否觉得“提质增效、青创先锋”远在云端?华电青年创客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小、实、活、新”中做出了“双创”大文章。
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效成果评审中,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各类成果181项,刷新纪录。这个被华电小伙伴称为“青创赛”的评审,是华电“提质增效、青创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的一场重头戏。
这些成果,历经一路冲杀、过关斩将,内容涵盖了火电、水电、风电和新能源、煤炭、科工、金融等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参与人数851人。华电青年“创客”们称,参加活动,不仅能够自身“提质”,还能为公司“增效”献力。他们最大感受是,在这个“看气质”“看颜值”的时代,更要用实力说话。
“我的项目是不是太小,拿不出手?”一开始,很多小伙伴对于参加“青创赛”,很是忐忑。集团公司团委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青年创新创效的定位是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立足于“小、实、活、新”,以“五小成果(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突破口,重在培养青年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句容发电厂的90后小伙儿叶亚坤觉得很幸运,他参加工作的起点就是百万机组的汽机维护。但是遇到的问题也不少:2号机高压缸后轴封漏汽量大,影响机组热效率,造成主机润滑油水分高。他和团队成员仔细琢磨、研究,确定了“手术疗法”:高压缸后轴封增加外挡汽封减少漏汽量;轴封回气母管改造,加装抽风机保证回汽通畅。实施后,每年可增加发电收益60余万元,节省滤油成本17.1万元。他们很开心,用“小改造”为企业创造了“大效益”。
创客需要细心、恒心。黔源电力董箐电厂陈永涛团队的成果是“220MW发电机转子滑环改造”。厂里4台水轮发电机,都存在转子滑环温度偏高,碳刷易磨损、烧蚀,转子绝缘降低较快等情况。通过对滑环外型、光洁度、刷握进行一系列优化,有效降低滑环温度40.3℃以上,消除了故障隐患,每年可节约碳刷更换成本62.6万元、人工吹扫成本15.2万元。
安徽六安发电公司团委副书记雷伦银对青年们的创新创意如数家珍:“我们成立了17支青年创新创效团队,各类课题立项70项,基层生产岗位的团员青年参与面达到60%以上。”
在日常琐碎和重复的工作中如何保持创新激情?司空见惯的流程是不是可以简化、优化?如何在细微之处打开脑洞让创新的“小宇宙”爆发?
实际上,创新无处不在,可能是一颗螺丝钉的安装位置,可能是一级叶片的细微调整,还有可能是在某个工作环节中加入分类或检查。华电集团团委书记罗来友说,只要善于发现和思考,点滴的创意也能带来大的创新。华电“青创赛”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为广大青年职工提供了挖掘潜能、团队合作、展示自我的机会。
管理型创新同样值得期待。川财证券公司的王海阳团队主要从事受托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近年来,他们的业务从依赖股票市场的权益证券为主,转换为突出“固定收益”特色,有效降低了风险,实现了资管业务规模、收入、利润的同步提升。2015年,其资管业务规模余额402亿元,收入4400万元。
对华电创客们而言,参加“青创赛”,最值得期待的,还是“青创导师团”的精彩点评。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发散性思维,常常令年轻人“脑洞大开”。“在北方,电厂大多使用低硫煤,可以按你们所说的适当降低排烟温度以提高锅炉效率,但是在南方燃用高硫煤的电厂,排烟温度过低会造成金属腐蚀,不同的地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专家们的点评不仅能提升成果的研究层次和实效,更能帮助创客们丰富思考、启迪心智。
“青创赛”开展5年来,华电累计涌现出优秀成果697项,直接参与青年达3800余名,为华电智造“提质增效”探索出一条青年成长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