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忠言“逆耳”,大部分人其实不太敢说真话。通常,人们尤其不敢在有身份的人面前说真话,也不敢在领导和权威人士面前说真话。
从前,妞的班级QQ群里,老师只要一现身,随便说点什么,就能收到一堆:老师辛苦了!老师麻烦您了……之类的留言。那个时候,我心里总是哈哈大笑起来,心想社会真是和谐啊,哪里需要宣传尊师重道啊……
在权威面前,我们不敢说真话,只想讨好巴结、阿谀奉承,在另一些人面前,我们却依然无法真实地自我表达——对于看起来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我们喜欢颐指气使,不注意措词,或者使用恐吓、责备、控制、指使的口吻说话。
说到这儿,我们不妨反观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语:走开!别烦我!滚一边儿去!……你再捣乱,看我不收拾你!对关系亲近的人,我们总是言语失察,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管给他人的心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被情绪左右的言语,依然不是我们内心想吐露的真话。那么,什么是真话?
我以为,真话是心平气和地表达出内在真实需求的言语。既不阿谀奉承,也不蓄意打击他人;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谄媚讨好,我们只是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想要沟通的内容。
事实上,人们内心都有一个自我道德标准——我们并不真的喜欢责备他人,责备他人之后,总会引起自己潜在的内疚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并不喜欢讨好他人,使自己变得卑微——一旦这么做了,我们也会自我评判,觉得失去了应有的风格。
举一个我自己家庭的例子吧!
我先生在外地工作,前阵子,他想在中秋节回家,于是给我打电话:
你中秋节出门吗?
我不明所以:怎么啦?我不确定啊。
他:我可能中秋节要回来。你要是有事要出远门你就去吧,我反正要回来。
其实我知道,他真正想说的是:中秋节我要回来,你要在家等我,不要到处跑,我希望你和孩子都在家。
幸而我了解他的需求,换作以前我可能真的会在中秋节带孩子回娘家去。当时我真的想跟他沟通一下,如果你希望我怎么做,你就表达你的需求嘛。我了解了你的需要,也就照做好啦!
但事后我想,世上最难的事恐怕就是让男人承认他心里的需求——大部分男人都太喜欢装样子,要装得自己有用、无所畏惧,感觉才安全,自我才能建立。如果直接表达,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处于软弱、无防御的地位。
当然,一些女性也有这个障碍,不敢坦然说出自己的需要。
表达,可能会遭到拒绝,让自己感觉弱小,感受到被拒的羞耻和痛苦——我们生命中多少有一些时刻曾受到过这样的伤害,为了避免再次感受这种痛苦,所以有意避免真实的表达。
如果能够不怕受伤地去爱,不怕被拒地说,才证明我们真正渡过了内心那些隐秘和痛苦的关卡。只有敢于表达出内心需求、说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
理想的真实表达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拥有美好感觉的时候,顺畅表达它:今天你说的话让我有些感动,谢谢你!
或者,我们可以用真实的拥抱表达自己的感受,离别的时候——来一个紧紧的拥抱,然后目送着对方离开自己的视线。
当觉得他人的行为并不符合我们标准的时候,我们怀着善意表达,看是否误解了对方,而不只是简单地指责对方。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先意识到这个情绪是来源于自己内在的,然后适当表达我们的情绪部分:你这些话让我产生了不好的联想,我现在感觉不开心。也许你换种说法,我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又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听说了某事,我不太开心。这件事是真的吗?还是有所误会?这件事与我相关,我希望知道真实的情况。
我们内心真正的语言,其实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一些表达愤怒和情绪的言语,其实多数时候并非出自本心,只是出自一时的情绪。
但在对情绪已经完全失察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不带内疚地说出一些表达情绪的话语——不管怎样,负面情绪也需要得到我们的接纳,我们可以适当地表达和宣泄。
但我们要记得事后去消除那些话语的负面影响——不单是为了让对方能够理解,也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加不带罪恶感地看待自我:对不起,那些话是气头上的,不是出自我的本心,我当时太气愤了,才说了不理智的话,请忘掉它吧。
理想状态是吐露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的话语,却又并不因此而伤害到他人。愿我们都渐渐成为一个真诚的、真实的、有着生动面孔的人,而不是穿着情绪和防御外衣的套子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