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的野马
什么都不怕
丛林草原任我们放肆地玩耍
同一天空下
让心放个假……”
一曲《野孩子》的歌声中,《最野假期》第二季在暑期真人秀混战中以“最野”模式突出重围,打造出一个普通孩子走进自然、走出自我的别样假期。
作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一档大型户外少儿成长体验节目,《最野假期》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少儿野外成长体验素人秀的形式,8个性格各异的孩子从北京野生动物园出发,两个月跨越3万公里,从东海之滨到四川盆地,从青藏高原到热带雨林,和朱一起过暑假、护送国宝大熊猫前往雅安碧峰峡、深入原始森林寻访驯鹿部落、加入可可西里巡山队救助藏羚羊……没有书本作业、远离电子游戏和游乐场,这个假期“野”味十足。一路上,孩子们不仅要迎接挑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更要彼此信任、展现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是带着孩子们探险,绝不是冒险”
“你们胆儿也太大了!”很多业内朋友看了节目都跟《最野假期》总导演司晓峰这么说。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全国跑,竟然还去了可可西里。成年人想着都胆秃,何况孩子?
“从格尔木到索南达杰保护站,220公里的路,坡陡弯急,要开四五个小时,几年下来,我们少说走了20遍,哪个弯最险,哪段路有坑,哪里荒凉,哪里漂亮,哪里积水,哪里风大,今年植被怎么样,空气氧含量如何,路上有哪些补给地点,每次带孩子们上山之前我们都要摸得清清楚楚。”做了10年儿童动物科普节目,全国数得上的保护区司晓峰团队基本都去过,很清楚自然的威严,也算了解动物的野性,“我们是带着孩子们探险,绝不是冒险”。
近几年,亲子真人秀红得发紫,节目中孩子各种卖萌,各种可爱,各种逗趣搞笑,不仅成人爱看,还颇受儿童观众的追捧。但在司晓峰看来,这些显然都不是儿童节目,主角是那些明星,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独立,孩子的勇敢、真诚、坚持,并不在节目的表达范围之内。“是不是能做一档节目,真正以儿童为主角,没有明星大咖抢眼球,让每天被家长们捧在手里、含在嘴里的‘王子’‘格格’们展现出另一面,也帮助家长真正认识自己的孩子?基本理念一句话:把孩子独自带进真正的大自然,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独立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难题。”司晓峰说。
今年5月,《最野假期》发出选手征集令,很快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份报名表,近200名选手入围面试。通过层层选拔,8名“最野小勇士”最终脱颖而出:来自澳大利亚能唱美声的帅气“暖男”肖恩李徐,泼辣果敢能歌善舞的安徽淮南女孩孙乐颜,曾出演《芈月传》中少年嬴荡的北京男孩卢庆福源,来自辽宁沈阳情商智商双高的“开心果”谷蕙冰,同样来自辽宁沈阳小名“笑笑”的女孩金辰,为了减肥和变得坚强来参加《最野假期》的陕西胖娃罗嘉晖,来自贵州贵阳“心里住着英雄”的吴世尧,来自湖南湘潭的“最美孝心少年”杨沛锦。第一次融入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最亲切的城市、最熟悉的生活方式,离开爸爸妈妈,这些00后城市孩子或乖巧或顽皮、或胆小或勇敢,在节目中呈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一面。
在第一期节目中,8名小勇士首次集结在最野大本营初尝集体生活,孩子们就状况百出,第一次用大锅就烧糊了饭,害怕奶牛不敢动手挤奶,年龄最小的罗嘉晖更是因为第一次独自在外过夜而放声大哭,甚至想要放弃,不过,在营长和其他小朋友的鼓励下,6岁的小晖晖不仅哭着坚持下来了,更在第二天的鸟巢体能测试中拿到了满分,不但在第二期中成为送粮队伍的主力军,甚至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第一次勇敢地尝试了骑马。要上可可西里的时候,一些队员因为体检不合格流下了遗憾的眼泪,身体条件达标的小晖晖却选择了主动放弃。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是动物的天堂、人类生命的禁区,很多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头疼、恶心、呼吸困难,行动必须缓慢。出发之前,为了队员们的安全,主持人带领大家先到当地医院进行了体检,身体条件好的队员们出发前往目的地,克服高海拔的障碍,加入保护区的巡山队,和工作人员一起救助藏羚羊。一路上随着海拔的升高,不断有队员被医生勒令返回。听说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人员生活条件艰苦,经常吃面条,喝冰化的水,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参与保护区巡山的队员们,自己制订菜谱、采买,找大厨学习,给保护区的叔叔们送去了一顿精心准备的热乎的饭菜。在可可西里稀薄的空气里,大家一起感受温暖。
做了很多年儿童节目,司晓峰和他的团队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大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现在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导致孩子们也没有空间去正确认识自己,“把孩子从他们熟悉的城市环境剥离开,让他们独立去面对自然、面对外部世界。‘最野假期’就是制造这样一个机会,给孩子,同时也是给家长”。
“拥抱一下,什么事都过去了”
第五期节目里,《最野假期》的队员们来到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天鹅之乡。
第一次来到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考察的时候,节目组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蓝天白云、绿草羊群让大家心旷神怡的同时也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辜负这一片美景。骑马、放羊、采野花、捡牛粪……好像每样事情做起来都可以生动有趣,可“简单和娱乐”不是《最野假期》的初衷,《最野假期》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去不一样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来感受不一样的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来一趟草原之旅。最终,这期主题被定为“我到草原来做客”,14岁的蒙古族男孩阿音格成了草原主人最好的人选之一,骑马摔跤样样精通还获得过当地那达慕的冠军。另一位草原小主人是开朗阳光的维吾尔族男孩穆合塔尔。在两个在马背上长大的牧民小伙伴的盛情邀请下,队员们来到他们的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游戏、学骑马。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阿音格带着节目组足足试了十几匹马,才找到了长得又帅、脾气又乖、跑得又稳的那匹老马。可是百密一疏,孩子们一起玩蒙古族的传统项目摔跤时,意外还是发生了。摔跤是草原上最能体现小男子汉血性的游戏,阿音格和穆合塔尔给“最野小勇士”们做演示时,穆合塔尔摔倒,胳膊脱臼了,节目组迅速将他抱上车送往附近的医院。小伙伴受伤了,大家都很担心,蒙古包里,阿音格的情绪特别低落,本来话就不多的他变得越发沉默。
在医院里,穆合塔尔接受了骨科医生的及时治疗,刚从疼痛中缓过劲儿来的他,对同伴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事儿,我好着呢,明天大家都来我家做客吧。小伙伴的宽容并没有减轻阿音格的内疚,第二天去穆合塔尔家,他悄悄带去了一顶帽子,趁大家不注意塞在穆合塔尔的手里,两人拥抱了一下,就开始载歌载舞玩起来了。
“没有人说‘对不起’,也没有人说‘没关系’,草原上的孩子就是有这样的心胸,拥抱一下,什么事都过去了。”让司晓峰特别感动的还有“最野小勇士”们的表现,他们十分关心新交的朋友,穆合塔尔受伤后,大家为他祝福给他准备礼物,还悉心去安慰因为内疚而失落的阿音格,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那些日子,节目组不仅看到了新疆的美景,更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温暖和善良。
“最野小勇士”笑笑和世尧帮牧民主人做家务时,女主人唱了一首蒙古长调,歌词大意是:远方过来的亲戚呀,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草原,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马有羊,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跑,欢迎你们下次再来草原做客。
“让孩子们去感受一种文化”
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最野小勇士”们见识到了不同的文化,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渐行渐远。
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山深林密,居住着我国最后的驯鹿部落——使鹿鄂温克。“鄂温克”是蒙古语,意思为“住在山林中的人们”。使鹿鄂温克的祖先在300多年前从贝加尔湖辗转迁移到额尔古纳河流域,世世代代居住在山林里,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2003年,因为生态移民,他们离开森林到山下定居点定居,离开了使鹿鄂温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森林、猎枪和驯鹿。现在,使鹿鄂温克人只有不到300人,部分已经重回山林,但是年轻一代被现代文明吸引,没能继承老一辈的传统,语言、服饰、建筑、风俗、手工艺很多文化符号正在慢慢消失。
“我们设计这期节目的初衷,原本是让孩子们去感受一种文化,享受一种文化,见识一种新鲜的文化,可是当我们经过几次踩点之后发现,这种文化消亡的速度令人痛心疾首,简直势不可当,所以拍摄时角度就做了改变,我们希望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什么。”司晓峰说,走进大兴安岭使鹿鄂温克家庭,孩子们进山打草、修葺围栏,一系列的接触交流后,队员们渐渐发现使鹿鄂温克文化的困境,两队队员决定各自制作一个关于使鹿鄂温克人的短片。
虽然从未接触过短片的拍摄,但由于连日来的耳濡目染加上超强的模仿能力,队员们似乎已经迅速入门了。自己写脚本、拍短片、采访,在体验中发现,在模仿中锻炼,“最野小勇士”用自己最单纯的眼睛记录下使鹿鄂温克人的文化生活,真诚参与到保护文化的行动中。肖恩队的主题是使鹿鄂温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试图发现使鹿鄂温克一些文化符号的消逝,把这种危机感拍出来。乐颜队发现文化的消逝后,试图去做点什么,他们让这个家庭里的小字辈跟太奶奶学习民族语言。
两个月的最野假期,锻炼了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见证了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传导独立、友爱、团结的优秀品质,也在领略自然雄奇的同时,发现了勇敢的自己。一路上见识了这么多壮美的景色,第一次看见了雪山,第一次看见了竹林,以前介绍自己总是说“我来自美丽的澳大利亚”的肖恩,“最野假期”结束后一直赖在北京不肯回去,他跟妈妈说“我要在北京上学”。
“几个朋友反映,看了某期节目的某个情节,孩子突然就长大了,说了一些让家长瞠目结舌的话,甚至把爷爷奶奶请来召开家庭会议,立下豪情壮志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不让家人再费心。有的看完节目沉默许久,突然抱着妈妈说,谢谢你跟爸爸抚养我长大,我以前太自私了。作为制作者,这些反馈就是我们最强的动力。”司晓峰说,家长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就能多收获一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