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自驾旅行,第一件事是上网查攻略:路况如何,路上加油站多不多,这么多景点应该先去哪个后去哪个……一系列问题都不是问题,“先行者”早已为你准备好了答案,你只需按图索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拼装”一下。
不光是旅行,买房买车,哪怕是上网淘个小器件,你都忍不住看看评价区的网友评论,汲取别人的经验避免掉入陷阱。没错,这就是一个互联网“红宝书”时代,无论你要做什么,都可以从网上寻找到别人为你准备的“红宝书”。这些“红宝书”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风格强势的“红宝书”甚至会暗示你,如果没有听从“红宝书”的建议,你就等着吃亏吧。
有看似“强势”的“引导”,自然也有人不屑这种“权威”。很多人也会反驳,“道理听了那么多,不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吗?”到底是写“红宝书”的人有问题,还是看“红宝书”的人有问题?分析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互联网上为何有那么多“红宝书”?
仔细看看,呈现在你面前的“网络红宝书”,并非全部透露出要“引导”你的意思,更多的“红宝书”只是一种分享行为,准确地说,只是一种自我展示。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自我展示的条件便捷,更加剧了分享的欲望。
从社会学的层面看,分享本就是人们与社会产生联系的一种方式,这是构成社会的要素之一,而且,凡是带有一定社会性的群居动物,都具有分享行为。网络“红宝书”,只是“社会分享”行为的一部分内容而已。从心理学上讲,任何引起人欢乐、灵感、可爱、本质、震惊、惊喜等情感的内容都能激发人们分享的欲望。绝大多数人又有分享的欲望:我把我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或者信息资讯分享出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人的价值,获得大家的认同。分享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自我实现的行为,而且,无论分享的内容如何,这种行为至少是慷慨的,而任何积极反馈,都能鼓励人们进一步分享。
专栏作者张佳伟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纽约时报》在芝加哥、旧金山和纽约等城市做过一个规模不小的问卷调查,73%的人认为,他们分享信息之后,能更深刻贯通地理解信息;94%的人认为自己分享的信息会对他人有用;69%的人认为分享信息能够让自己更融入周遭世界;73%的人认为分享信息能够吸引到同道中人。
说互联网加剧了人们的分享欲望,一点都不夸张。有人分析过“分享”的两个基本条件:首先你是被某个信息刺激到,产生了某种情绪;其次,你能意识到有他人在场。互联网时代显然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你知道你释放的每一个信息都会被人看到,微博里的网友,微信朋友圈里的熟人,他们都会成为你的信息捕捉者甚至会与你产生互动。
每一位在网络上分享信息的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红宝书”的制作者,“权威”与否本质上取决于分享信息的量与质的多少和高低。至于“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更在于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信息分析者”。他人的经验永远都是一个“借鉴”,毫不分析的“拿来主义”者只是把他人的经验简单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不出问题才怪呢。不抗拒“经验”更不迷信“经验”,这是做一个合格的信息分析者的基本条件。
我承认我有点虚荣。依旧是旅行,看了那么多攻略我也从来没有完完全全按照一个攻略安排自己的旅程。要让人知道我只是“重新走了一遍别人走过的路”,那多没面子。“我走过最长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哦,我不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