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留学、辞了金融公司的工作,小伙子张雪拿起了绣花针,当起了绣郎。这个决定让同学、老师、亲友们都大为吃惊,同学们大多数在银行工作,有人甚至笑话他。
“现在年轻人学苏绣的太少了,我要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张雪总是要不断给人解释他的选择。
亲友们反对他学刺绣,那是没上过大学的女孩子干的活儿。母亲薛金娣却很欣慰,“他喜欢就好,随他了”。
从小做绣娘的薛金娣对苏绣近乎痴迷,她当初就想生个女儿,长大跟着她学苏绣,尽管没能如愿,但仍给儿子取了个女孩的名字——张雪,是夫妻俩姓氏谐音的组合。
出身刺绣世家,薛金娣6岁学刺绣,16岁进厂做绣工,从事刺绣已有40多年,是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雪小时候对刺绣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直到大学毕业后才投身刺绣行业,至今仅有5年。
都是学苏绣,爱苏绣,母子俩却截然不同。
为了学绣猫,薛金娣专门去别人家观察猫,看猫的眼神、神态、走路,看猫伸懒腰、玩线团。绣金鱼时,21岁的薛金娣由于视力受损,在医院住了三四个月。出院后,虽然戴上了眼镜,但她仍然执着刺绣,学刺油画、古画、书法,最终成为苏州市有名的刺绣大师。薛金娣经营的臻绣轩工作室在苏州市高新区镇湖绣品街。臻绣轩,是她请一位书法家题的名,“臻”取自“臻于至善”,意在追求完美。
张雪从小学习成绩好,小时候除了帮母亲分线穿针打杂,没有真正学过刺绣,他是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计划帮母亲把苏绣卖到国外去。他曾经申请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硕士,后来在南京一家金融公司实习,也顺利入职,但最终他都放弃了,2011年夏季,张雪回到了家乡苏州镇湖。
之所以下决心学刺绣,重要原因是张雪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学刺绣。在镇湖街道,刺绣鼎盛时期,曾经有8000名绣娘从事苏绣,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不肯学刺绣。
张雪认为,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大有发展前景。在镇湖街道,30岁以下从事刺绣行业的目前只有30多人,其中会刺绣的还不到一半,30岁以下会刺绣的男人更是寥寥无几。
张雪学刺绣了,但他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绣花郎,这与薛金娣的愿望背道而驰。
张雪不学刺绣技术,先学卖刺绣,先去上海考了一个拍卖师证书,他的设想是拍卖苏绣。“现在想想,这个意识有点超前,苏绣是二次创作的艺术品,目前还没有达到珍稀的地步,但以后苏绣肯定能进入艺术拍卖市场”。
今年6月,张雪拉了3个小伙伴成立了弥惟刺绣研习所,Logo是两个英文字母NW,名字是字母谐音,寓意是英文的我、我们,大家一起学苏绣。由于绣品街周边有三四百家绣坊工作室,交通不便,张雪把办公地点设在主城区的一个创客空间,周边都是做其他手工艺的。
薛金娣的作品都是买家找上门定做,选有名的古画、油画,作品基本不重复,随便一幅作品都是价格不菲,完成一幅作品少则半年,多则三四年,神龙本《兰亭序》、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和合二仙》、扬州八怪字画等她都绣过,作品数十次获奖,其中《捣练图》曾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韩熙载夜宴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美术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而张雪的研习所是上门服务,在凤凰书城、丝绸博物馆办兴趣培训班,讲座加体验,带着一帮孩子玩儿,教他们做手工,在团扇、手帕、帆布包上绣花。
工作室成立4个月以来,他已经举办了10多场活动,参加活动的有二三百人次,好评如潮。
薛金娣擅长细平绣,细乱针绣,对色彩搭配很敏感,一根丝线分256毛(单根的蚕丝量词),她能用两毛的丝线绣金鱼尾巴。她戴起眼镜,用长长的指甲熟练地分线,一根丝线分两份,分4份,分8份,分16份,分32份,分64份,最终分出两毛线,拿出一根不到一寸长的绣花针,熟练穿过针眼,开始绣金鱼尾巴,两只手一上一下,绣花针上下翻飞,一道道丝线在暗红色的绷子上似有似无。刺绣的时候,从侧面细看才能看到丝线。
丝线共有8000多种颜色,薛金娣总能找出最合适的颜色来搭配。薛金娣说:“苏绣是立体的,在阳光下丝线会有反射折射,照着古画原图绣,但效果会有不同。”
“我妈那代人都有几十年的绣功,绣娘学刺绣是为了生活,绣得好是为了多挣点钱,他们重在绣功,图样复杂,技艺高超。”张雪说:“我妈的路子我学不来,我才学了5年,手上功夫浅,我也不想做一般的工艺品,那就退而求其次,让苏绣回归生活。”
与传统苏绣不同,张雪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现代,更生活化,从小爱好文艺的张雪长于设计,总能琢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张雪的理念是,刺绣传承需要一个庞大的基础群从事这个行业,现在年轻人少,当务之急是吸引他们学习刺绣,把刺绣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尤其是白领人群,工作压力大,可以把刺绣当作一种缓解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辐射人群广了,自然就会有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
年轻人学刺绣都是零基础,当然要从最简单的学起,设计一些好的主题和创意,让他们参与进来,乐在其中,循序渐进。
他设计了一幅作品《佛》,一个几案上,一个小香炉,一炷香,香烟冲起,缭绕出一个草体“佛”字,几案他选择了剪纸;作品《四季》也很简洁,“春”是两只燕子一条船,“夏”是一条柳枝一只蝉,“秋”是一个莲蓬一条鱼,“冬”是两只麻雀落在竹枝上,传统苏绣的画框不是方框就是圆形,张雪设计出了三角形。
尽管入行晚,张雪也有能骄傲的资本,《素描绣》获“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暨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刺绣《锦鸡》获2013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作品大奖赛金奖;作品《佛》、《四季》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艺博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好多人现场订货,这两幅作品已经卖出了好几十件。
尽管走不同的路,母子俩还是惺惺相惜,相互站台。儿子办培训班,薛金娣亲自现场指导,张雪陪母亲去国外做展览,凭借着良好的英语口语介绍作品,招揽顾客。
张雪做过一次让母亲刮目相看的设计。清华大学一位设计师订做一个双面绣屏风,图纸来回几十次才确定了图案,但在屏风底座雕刻纹饰图案上又卡住了,张雪的舅舅是木匠,专门做苏绣木架,他推荐对方用传统的牡丹纹、缠枝纹,对方都不满意,后来把能找的纹饰图案都给对方发了一遍,对方还是不满意,无奈之下,请张雪帮忙。张雪上网搜索青铜器纹饰,在众多纹饰中选中了凤鸟纹,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设计成抽象现代的图案发过去,对方一锤定音,同意了。
张雪开发的新产品与传统的挂在墙上的苏绣不同,他为高端电子产品设计装饰,已经与一些厂家签署了协议。
事实上,张雪对传统的苏绣也很在行,他对母亲工作室里每幅作品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还经常和母亲一起探讨,并能给出好的建议。
薛金娣赞扬儿子:“他肯钻,喜欢动脑筋,悟性很好。”
工作之余,张雪在职攻读了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张雪认为:“创新才能更好传承发展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