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出让7家省属国企20%股权
事件:近日,沈阳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辽宁集中出让省交投集团、省水资源集团、辽宁能源集团等7家企业20%的股权,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拟出让的20%股权此前已划归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出让资金将用于弥补辽宁省社会养老金的不足。今年以来,辽宁省国资委陆续完成了本钢集团、华晨集团、能源集团等10户省属企业向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划转20%国有股权,置换国有资产426亿元,划转到社保基金。
辣评:一年来,关于振兴东北的讨论不绝于耳。这次辽宁敢于对省属国企“开刀”,无疑表达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决心。更何况,辽宁此举既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国企运行效率,又能充实入不敷出的养老金缺口,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据媒体报道,目前民间资本的合作意愿并不强烈。“投资不过山海关”等说法,表明民间资本去东北投资的信心的确不足。怎样对民间资本进行产权保护,怎样改善政企关系、完善营商环境,东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东明确重组“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事件:10月31日,广东省人社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全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对广东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意见》明确,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再就业困难的职工,可以办理内部退养,由企业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基本生活费具体标准由双方协商并在退养协议中明确。
辣评:“僵尸企业”长期扭亏无望,只能依靠银行和政府的“输血”勉强生存。它们不仅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可能引起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清理“僵尸企业”算得上是大势所趋,可为什么操作上却如此艰难?
有学者一语切中要害,清理“僵尸企业”,一个重要难点在劳动方。一些大龄职工,不但在技术与身体条件上与年轻职工存在差距,而且对长期工作的单位已经形成了情感依赖。广东此次发布的内部退养政策,就是为了保护这部分大龄职工的利益。清理“僵尸企业”,不妨多些人文关怀。
浙江最大航运国企浙江远洋宣告破产
事件:近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下发浙江远洋的破产民事裁定书,宣告浙江远洋破产。这意味着,作为浙江省清理国有“僵尸企业”第一单,浙江省交通集团下属的省属水运板块浙江远洋等3家龙头企业破产重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0月19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宣告温州海运破产。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破产申请的台州海运也将宣告破产。
辣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航运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国内外海运企业普遍亏损严重,韩国韩进海运等知名船企纷纷申请破产保护。这种情况下,早已资不抵债的浙江远洋申请破产,确实响应了中央清理过剩产能、落实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2009年起国际航运市场处于长期低迷状态,浙江远洋却在2010年逆势扩张,使得运力扩大一倍。行业复苏的遥遥无期,最终让浙江远洋深陷债务危机。该公司相关人士曾表示,对行业的错误估计是浙江远洋走向覆灭的重要原因。个中缘由,值得国企决策者深思。
四川修订国企负责人考核办法
事件: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试行办法》。《办法》提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实施分类考核办法,即按照企业职责定位与经营状况,具体分为竞争性企业、功能性企业,并考虑企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确定不同考核重点,实行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同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紧密结合,即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辣评:在许多人看来,不论经营业绩如何,不论工作量是否饱和,国企员工吃的都是“大锅饭”。不过,四川省国资委显然不这么看。近年来多次修订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让考核办法更加准确公正。
川煤集团处于亏损的煤炭行业,产能退出和煤层气转型的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视作“加分项”。机场集团和川航集团分属功能性和竞争性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权重各有不同。只有针对各类国企制定有侧重性的考核方案,才能真正发挥好考核评价的“风向标”作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史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