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下沉到青年中打捞“沉默的声音” 片区协作上下联动排忧解难

武汉共青团:“青春遍访”积聚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黄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09日   03 版)

    一年多来,悬挂在团武汉市委机关大楼入口处的一块通报牌常常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块长约两米、宽约1米,名为“青春遍访”工作推进表的牌子上面罗列着包括团市委书记在内的机关团干部的名字,旁边对应的,是每名团干部每周下基层“亮行程”的实时工作进度。

    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团武汉市委第一时间启动“走进青年转作风 青春遍访聚能量”行动,结合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改革共青团工作方式,探索出“3+2”工作制和区域化大团建常态化“驻片”工作法,各级团干部和资源下沉基层,深入青年,服务青年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不断成长。

    “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瞬息万变,团干‘青春遍访’就是要走进青年,与广大青年真正交朋友、听诉求、解困难,把工作做到青年心坎里,让青年拥有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推进武汉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保持和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武汉市委书记叶文静说。

    改革服务方式:“青春遍访”打捞“沉默的声音”

    前不久,“青年之声·江夏”网络平台收到小学生家长反映,网传江夏几所小学午间托管营养餐质量太差。

    团江夏区委立即联手区教育局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营养餐由市内一家大型集团统一配送,食材选择、配餐营养都能得到保证。调查结果第一时间通过“青年之声·江夏”和“江夏共青团”微信平台推送,同时,邀请家长到校试吃,家长们终于放了心。

    运用网络践行群众路线,通过“青年之声”等平台,触摸青年需求脉搏,是武汉团组织开展“青春遍访”工作的重要抓手。

    目前,“青年之声·武汉”开设团务、心理健康、创业就业、青少年维权等6大板块,背后支持的专家联盟队伍就有6000余人,每月接受咨询、求助和问题反映1万余条。

    广大基层青年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团组织如何发挥实际作用?打捞青年“沉默的声音”,除了网上平台之外,早在2011年,团武汉市委就将线下的走访作为工作的起点。

    当年,团武汉市委尝试“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每年集中两月时间,数千名团干部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市场、工地走访。抓住青年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让青年把平时不好说、不愿说的真心话,通过促膝长谈、交友的方式讲出来,从而帮助各级团组织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解决青年实际困难。

    通过直接联系、基层工作、网络互动、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让团干部大部分时间和青年在一起,而今,团武汉市委做到了“五个有”:每天有声音、每周有互动、每月有话题、每季度有线下活动、每年与所联系的多数青年有面对面交流。

    数据显示,“青春遍访”开展以来,武汉市各级团干部带着课题、带着问题,共走访基层团组织4939个,开展宣讲971场,访谈青年3.7万余人,结交青年朋友5万余人。不做青年官,争做青年友,团组织积聚起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

    改革工作机制:线上线下融合 联动解难题

    这个夏天,面对武汉“98+”的汛情,团组织交出了一份让各方点赞的答卷:各种受灾信息从最前沿快速传递到团市委防汛指挥部,短短1个月时间,募集款物1700万余元,用于防汛救灾,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团旗飘扬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团组织行动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背后,也得益于团武汉市委“青春遍访”新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运用。去年起,“青春遍访”工作由两个月拓展到全年,并推行“3+2”工作制和“驻片”工作法。团市委全体干部被分为10个工作组,下沉到全市10个片区,指导共青团工作。1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青春遍访”不仅拓宽了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新渠道,更有效促进了共青团项目对接、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了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此次抗洪抢险全市共青团有声势、有实招、有战斗力,就是“青春遍访”成果的大检验。

    从今年开始,团市委将“青春遍访”与“1+100”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工作重心要从调研更多地向解决基层困难过渡。”团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肖浩介绍,将线上线下收集的青年诉求,与线下工作平台结合起来,构建“青年之家(青少年空间)+网上共青团+12355”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综合服务阵地体系。每周至少两天,团干们不再待在办公室,而是带着任务去基层上班。

    “上下联动出击,团干们实现了与基层青少年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及“青春遍访”,在球场街团工委负责人郑颖看来,机关、街道、单位等团组织得以联动,“一些棘手问题,解决起来更容易了。”

    在球场街球新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众多,孩子们放学后和寒暑假何去何从?许多外来务工青年通过“青年之声”平台抛出了困惑。

    市、区两级团委“青春遍访”对口成员了解后,调动资源请来了辖区专业社工组织与大学生志愿者。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每周六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进行素质拓展,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目前,球新社区“周末课堂”定期举办,30多个农民工家庭从中受益。

    而经过武汉共青团的多方努力和建言献策,2016年1月,从全市街道、社区实现全覆盖的1093个青少年空间中,“建设青少年寒暑假日间托管室150个”被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不仅是上下联动。打破壁垒、实行片区常态化协作,加强沟通联系,促进资源共享,实现“1+1>2”的效果,更好地服务基层青年,是“青春遍访”的另一重要机制。

    全市94家直属团组织,也被划进10个片区。每个片区,不仅有1名团市委副书记担任驻片领导,还由1名基层团干部担任片区召集人。

    每个月,片区召集人与驻片领导及委员们片区召集人之间,均要开“碰头会”。开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抛出在一线摸到的问题,一起分析各自可以联络到的“资源”,互通有无,每人现场出点子碰撞“火花”寻求解决。

    改革考核模式:“既要做指导员,又要做战斗员”

    在参加团武汉市委一次会议时,一些细节的变化吸引了记者的关注:会场配备起计时器,每人每轮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

    这样做是为让会议精简高效。据介绍,实行“3+2”工作制以来,为腾出更多时间下基层,以前一些可有可无的会没有了;必须要开的会,时间缩短了;重要性不强的文件变少了;意义不大的活动,取消了,“团干们的精力,可以更多地由过去冗杂的机关事务性工作,转向基层社会性工作。”

    在帮助青年解决现实困难的过程中,一些基层团干的工作思路、工作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化,共青团与青年的黏度、温度、信赖度持续增强。

    “以前,干工作是等上级安排;现在,要主动出击,上下联动,大胆找辖区企业、单位合作,往往事半功倍。”实行“青春遍访”工作几年来,洪山区梨园街团工委副书记高乔一最大的感触是,不光要做指导员,更要做战斗员。辖区内的企业、学校,她一家家跑动,建立起以辖区青年社会组织“梨园飞young”区域化团建联盟,定期举办交友会、读书会、烘培园艺交流会等。

    对团干的考核,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江岸区新村小学的青年教师朱洁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今年2月,她被团武汉市委请到机关干部年度述职大会暨“青春遍访”分享会现场观摩,还临时受邀对团干的日常对接工作现场点评。

    与朱洁一起被邀请前来打分的,还有来自全市基层的十多名青年代表。不同以往内部常规述职,这是团武汉市委首次采取改革的方式,把一线青年请进机关年度述职会场,考核团干部一年来服务基层的工作情况。

    “基层服务对象说好才是真的好。”叶文静说,“青春遍访”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团干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黄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09日 03 版)

“走好新长征路的再动员”
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揭晓
2016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举行
2016年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推进会召开
团宁夏区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中国爷爷美国“孙”
福建举办青年App大赛
“萌番姬杯”第三届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武汉共青团:“青春遍访”积聚青春力量
李桃辉:推动爱心雪球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