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心情异常沉重,眼泪几乎要涌出眼眶,自己却努力抑制,不让它流出来?
不要再这样做了。
尽情地感受并接受悲伤,其实有着超出想象的好处。“基本上,当病人能够重新感受到悲伤的情绪并开始哭泣时,我便会暗自欢呼‘成功了’,因为这意味着,病人封闭整个情感系统的障碍正在瓦解。”斯蒂芬妮·阿于索说。这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写过许多畅销世界的心理学著作,例如《悲伤、恐惧、生气》《情绪控制》《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等。
在斯蒂芬妮·阿于索看来,接受悲伤,让悲伤的感觉从身上穿过,这其实是在为迎接愉快、轻松、幸福的感觉准备场所。她进一步解释说:“让我们想象一下小孩子的悲伤,首先是情绪扩大,伴随着嚎啕大哭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减弱,最后平复下来,之后他便又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去玩儿,去吃,去做运动……”
一个新的自我
对成年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让被“负面”的情绪自然滋长,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情绪其实只是一个短时间内的现象(专家认为是1个小时),而在之后几天内,它都会被一种轻松的感觉所取代。这是因为,当悲伤这种情绪还是“纯粹”和“初级”的时候,它作用于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副交感神经,后者的主要功能是减缓心跳和呼吸节奏,放松肌肉,优化消化功能和性功能。“通过有声的记录仪器,我们观察到,悲伤对神经系统可以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我们可以学会‘平静地哭泣’,因为我们的身体感觉到‘这样很舒服’。”斯蒂芬妮·阿于索说。
美国著名喜剧明星路易·CK在他最出色的一次电视表演中也表达了这种看似矛盾的理论。他向观众解释了为什么在感到难过时不想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度过了想要封闭一切的这几分钟后,接下来才能“让幸福来临”。他说:“悲伤是件如此美好、如此诗意的事情,一定要让它自由生长。”
悲伤无疑是最接近于“接受”和“放弃”的一种情绪。《情感之书》的作者、历史学家提芬妮·瓦特·史密斯写道:“当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时,当我们失去了某个人或某件东西且无法挽回时,悲伤这种情绪就会降临。”
于是,悲伤成为一种矛盾的力量,它让我们有勇气去告别,去离开一种自我意象、一种理想,抑或一种物质或情感的环境,然后再继续前进。“悲伤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经历一段失去或失望的时间,然后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新的自我”。
文化因素导致人们排斥悲伤
为什么人们要如此拒绝悲伤,为什么悲伤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自然的陪伴呢?
斯蒂芬妮·阿于索认为,导致人们排斥悲伤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因素。斯蒂芬妮·阿于索说:“当小孩子难过时,大人会对他们说‘不要哭了,这不算什么’,这其实是在鼓励孩子抑制他们的悲伤。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身边最亲近的大人都不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痛苦,那么这种痛苦只好被隐藏起来了。”
另一种文化因素在于,悲伤对于男人来说,似乎是件很丢人的事儿,而对于女人来说,它却是唯一被允许的情感,愤怒反倒是不可取的。这种强加的观念会让人们混淆对自己身上实际发生的真实情感的认知。那些本来可以在初期阶段就被感受到的情绪,由于被“掩护性”情绪所隐藏,从而变得复杂化。“对于那些被单一并且强烈的情绪控制的人们来说——例如总是处于愤怒或惊慌的情绪中的人——找回身体的意识,找回了真实的感觉,才能真正得到解脱。”斯蒂芬妮·阿于索说。
经历悲伤让我们重新爱上自己
斯蒂芬妮·阿于索指出,对悲伤最形成妨碍的,其实是人们对抑郁症的社会性恐惧。抑郁与悲伤情绪在某个特定时刻有着相同的特征,因此很容易引起混淆。当人们拒绝宽容地接受悲伤时,悲伤情绪就有可能发展到抑郁的阶段。
巴黎南泰尔大学讲师、临床心理学医生奥利维埃·杜维尔解释说,“抑郁和悲伤情绪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抑郁是一种需要心理治疗的严重而严肃的疾病,而悲伤则是我们诸多情绪中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抑郁可能包含一些忧伤的情感,但却不仅如此,它最大的特点是自卑感,甚至是一种自我残害的情感。而悲伤却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它来自任何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艰难和痛苦的事情。人们经常将抑郁和悲伤混为一谈,这是源于社会对负面情感的不包容,过分‘疾病化’问题,并且认为药方可以解决一切。”
奥利维埃·杜维尔认为,经历悲伤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勇气,重新爱上自己,我们走出悲伤时也会变得更加温柔、成熟和丰盈。斯蒂芬妮·阿于索也表示,只要诚实地接受悲伤,经历悲伤,度过悲伤,悲伤就可能变成好事情。
是的,学会悲伤,这会让你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