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两周了,身边的新兵都被表扬了一遍,毛旭初还没得到过表扬。他有点着急。
那天唱歌时,毛旭初扯着嗓子喊,喊得满脸通红,额上青筋暴露。唱完歌,班长随口说了句:不错,毛旭初唱歌很卖力!
毛旭初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受表扬了?!班长表扬我了?!”反应过来后,他激动地嚎了一声:“到!”
入伍11年了,叶挺独立团九连排长毛旭初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渴望得到班长表扬的18岁少年,他的履历里装了满满当当的荣誉:2013年,“全军特种兵比武”中获得一枚金牌,立二等功;2012年工作突出,立三等功;2011年,“师精确射手集训”中得第一名……
最近,毛旭初正在参加新排长集训,在理论考核中又拿了第一名。2014年,他作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前不久,两年的军校学习结束,毛旭初又回到九连担任排长。
叶挺独立团九连,是毛旭初人生转折的地方。
新兵训练上演士兵突击
2005年年底,中专毕业的毛旭初被分配到叶挺独立团。新兵分班时,轮到毛旭初了,几个新兵班长看上去都不太乐意收他。
新兵排长决定抽签,一个班长“抽中”了毛旭初,一脸不情愿地摆摆手,示意毛旭初跟他走。
也不能怪班长这样不给面子。刚到军营的毛旭初身高一米七,体重却有180斤,这种身体条件,很难让新兵班长满意。
当时的毛旭初找不到太多自信的理由:身材矮胖,还满脸青春痘,最要命的是,学习成绩又不好。年少的毛旭初一直对父母抱着深切的愧疚感,他觉得自己让父母在亲戚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
但毛旭初还是强烈地渴望来自外界的肯定。他默默地留意着又有哪些新兵受了表扬——第一周,陆续有人受到表扬,没有他;第二周,所有的新兵都被表扬了一遍,还是没有他。
整内务、叠被子、爬低姿网……毛旭初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第一次表扬终于在某次合唱时不期而至。
不久后,新兵第一次跑3公里,毛旭初知道自己跑不快,所以也不看别人,就只顾低头跑。跑着跑着,一抬头发现前边看不到人,扭头看看,后边也没人,他有点慌了:糟了,跑了倒数第一。
毛旭初喘着粗气到了终点,发现班长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毛旭初累坏了,简直想直接趴在地上歇一会儿,可是想想自己的跑步成绩,只好乖乖站在班长身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两个,三个……竟然陆陆续续有人跑到终点。
排长宣布了新兵3公里考核的前5名,让他们在所有新兵面前报告自己的名字和所在的班。毛旭初名列第4,这个成绩让他惊讶。队伍里的毛旭初努力睁大眼睛,试图抑制住涌出的泪水。
“可以,我毛旭初可以!”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
那次经历之后,新兵毛旭初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他每周都能受到一次表扬,甚至还在连务会上受到了表扬。3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时,毛旭初被评为优秀新兵。
入伍第二年,毛旭初从义务兵转为士官,他在师教导队经历了“把血肉之躯浇铸成钢铁”的班长集训。
在抗震救灾中淬炼意志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山崩地裂。次日凌晨,叶挺独立团飞赴成都。
毛旭初背上几十斤重的食物和水,和30多位党员突击队的战友一起向灾区进发。一路上,他不断看到尸体、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和被石头砸坏的车。毛旭初背上的食物和水一口都没进自己嘴里,都被他陆续分给了沿途遇到的老乡。
九连的连史馆中有一张黑白照片:红军战士在向俘虏宣讲政策,小黑板上用繁体粉笔字写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28年,毛泽东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记者注)后,正是在叶挺独立团进行了首次试点。
这些年的部队经历,让毛旭初不由得感慨:传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但也要有人传承才能持续。
在灾区的4个多月,20岁的毛旭初迅速变得成熟了。妈妈给了3个字的评价:长大了。
为集体荣誉放弃提干机会
2013年,毛旭初通过了团里的选拔,和另外几百名候选队员一起备战“全军特种兵比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是第二次全军范围内的比武,竞争之激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备战期间,毛旭初收到了提干考试的通知——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提干”意味着身份的巨大转变——纠结了几天后,他放弃了那次机会。“不能只想着自己。”
经过层层筛选,毛旭初终于来到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
全军特种兵比武拉开帷幕。8秒内,出靶、开枪、换弹夹、判距、再开枪。枪枪正中靶心。
在一群特种兵里,步兵毛旭初夺得了城市反恐作战单课目金牌。
入伍前,爸爸告诉毛旭初,雄鹰之所以飞得高,部分是借助风力;但当风停了,还是要靠自己那双有力的翅膀。
毛旭初曾经很怕离开九连,对于29岁的他来说,这是第二故乡。不过,现在毛旭初会告诉自己:如果真要离开,他会把这支部队的精神带出去,让别人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