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到刚刚发出的朋友圈忘记设置阅读权限分组那一刻,我几乎心脏病发,在这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差点猝死在这间明亮、温暖、隔着照片都能闻到香气的咖啡馆。
当然,就算心脏快要停跳,我也没忘了按下那条“删除”的标志。一同删掉的还有一位已离职前同事的留言:“今天不用上班?”
一分钟!就一分钟!她就看到了!她不用上班吗?!
我该如实相告,只是最近太累,找了个借口请了天假,放自己休息一下?还是该坐视不理,假装这一分钟只是虚幻,我的照片、她的评论,一切都没发生过?
当然,与这相比,我更关心的是,她会不会和别人提及这魔幻一分钟,以及,在那个被我设置为“同事不给看”的朋友圈标签群组里,还有谁看到了这张照片?
刚开始玩朋友圈的时候,我并没有设置什么分组标签。那时候只是兴致勃勃地留下自己的“朋友圈这一刻”:春日赏花、冬日踏雪、夫妻出游、挚友欢聚,还有品的茶,做的菜,读的书,见的人,以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烦恼、小确幸。有时候,志同道合的朋友留言评论,你一言我一语,插科打诨,又碰撞出几个思想的小火花。我甚至还找了专门店,一键打印,把朋友圈内容做成微信书,每每翻看都会想起曾经的瞬间,那在时光里虚无了的记忆似乎也就随之清晰起来。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刻”的沉醉与感慨变成了下一刻的不自在、甚至心惊肉跳呢?是热衷加班的领导颔首微笑“小日子过得不错呀”的那一刻吗?是初次见面的工作关系热情寒暄“经常学习你朋友圈”的那一刻吗?是并不熟悉的男同事留言评论“腿真长”的那一刻吗?是久不联络的女同学发来私信“出国玩了?帮带点东西”的那一刻吗?
还是发现不管何时何地发什么,都会被好奇追问“今天不用上班”的那一刻呢?
明明是自己发的东西,也不好怪别人窥探打扰,但就为了安全和安宁,牺牲自己留念和分享的自由,又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直到有了“不给看”功能,设置了“不给看”分组,“朋友圈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才终于定格了下来。
不同于屏蔽功能留下的冷冰冰一条直线,“不给看”权限设置让我可以选择与不同的人共享不同侧面的生活,既不扰人,也不被扰。周末出游来个自拍——同事不给看,不用听“我还在加班”的无关闲话;难得按时下班和闺蜜聚会留念——客户不给看,不用面对“方案明天就要”的无情提醒;报复社会深夜发吃——七大姑八大姨不给看,不用回应“吃这么多是不是怀孕了”的无端猜测(和羞辱);和老公玩户外秀恩爱——亲爹亲妈不给看,不用安抚“万一出危险怎么办”的无谓担心。我总算可以摆脱疑虑、猜测、担忧与烦扰,为自己留下这些自由美好的记忆。
只是绝对不能犯手抖的低级错误,一时开心忘设“不给看”,就把“这一刻”发了出去。更要谨慎衡量五花八门的“不给看”标签下那纵横的人际关系,毕竟,很多时候,要是“组里组外”的两个人居然就认识,不知怎么还就说起了你……这时,也千万不要露出尴尬的微笑,而要自然而然地转移话题。
你看,所谓的自由,其实也并不轻松。
但我依然偷偷地发着分组朋友圈,也渐渐领悟,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借着分组功能在朋友圈里自由生活。别人那一片空白或是不停秀工作、秀加班的朋友圈背后,同样也可能另藏有他一长串的“不给看”标签群组,别有一番繁华景色。我自己又何尝不在那些名单上呢?
朋友圈不过是交错的社会体系的缩影,有了“不给看”分组,我们才有了选择权,可以把网络社交分出不同次元,自由切换,自由记录,自由交流,自由地过不被打扰的生活。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从社交媒体带来的超量社交中抽身而退,慢慢退回现实生活,再在人际网络中谨慎探索。
我大概还会躲在“不给看”分组背后继续记录生活。只是会提醒自己记得,下一次在点击“发送”之前,要如西子捧心般安抚好脆弱的小心脏,认真检查确认做好分组,然后,再留下每一个宝贵的“朋友圈这一刻”。
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