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失联
近来社交网络上频频传出小朋友“失联”的消息,牵动民众关注。南京警方称,仅11月上半个月,某城区就有4名小朋友走失被警方找回。虽然常见“熊孩子”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的报道,但警方提醒称,“熊孩子”背后更多的是父母的责任。有的是成人玩心重疏忽看护,比如有父母结伴打麻将彻夜不归,孩子半夜离家求助亲友;有的是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比如父母吵架迁怒于小孩;更多的是教育方式不妥当造成的伤害,比如当着其同学的面批评小孩,用扣发零花钱等方式以示惩罚。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有独立思想和行事能力,再加上青春期比较叛逆,容易产生偏激想法,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场合。
亲子沟通是门大学问。不妨坦然接受孩子们的“玻璃心”,用包容、耐心和爱让“玻璃心”越长越强壮。
白领田园梦
“解甲归田”最近成为职场新梦想和新风尚。多地媒体都有类似报道:在职场干得顺风顺水的某白领突然辞掉工作,举家搬去乡下,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比如无锡一个姑娘跟父母在乡下租了10亩良田,将破旧的农舍改造成日剧中的田园小院,迷倒了大批网友。广西某IT男本想租块地享受田园生活,未料无心插柳,最后做成了日营业额可达3万元的庄园。郑州一位白领还将自己的田园生活记录下来,结集成册。不少网友对如此诗意的生活表示羡慕,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解甲归田”,离开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在农村享受慢生活。
田园生活看似悠闲惬意,但真正体验起来才知道诗意都是辛勤劳作累积出来的。但不管怎样心中有个田园梦也是好的。正是有了诗和远方,我们才能在现实中更加努力地奋斗。
学霸家长也发愁
江西王先生的孩子在当地一家知名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列,还拿过奥数、英语等比赛奖项,是同学眼中的“超级学霸”,也是令其他家长羡慕的乖孩子。然而王先生并没有因此觉得轻松。他仍为孩子在课余报了语数英三个辅导班,自己也每天坚持用电脑软件跟孩子一起学英语。“孩子整体成绩在学校已经很优秀,但未来和他竞争的是全市的学霸,我在外给他报班,是让他看到更优秀的人,眼光要看得更远些。”王先生如此解释。
教育专家指出,家长焦虑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所以不少家长选择“背水一战”,希望能让孩子获得更多上好学校的“筹码”。
当中国的孩子们在各种补习班间疲于奔波时,芬兰赫尔辛基的教育局决定,废除中小学课程式教育,转而采用事迹场景主题教学,如“多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在咖啡馆进行日常工作”等。教育界期待用这种互动教学来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提升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力。这个消息令人艳羡,更值得我们深思。
暴走小网红
来自江西上饶的4岁女孩雯雯,近日成为社交网站的舆论焦点。网友称其为“暴走小网红”。据悉,她从一岁半时就开始跟着父母徒步旅行,现在差不多已经走过半个中国。因为常年旅行,雯雯也没有像普通的同龄儿童一样上幼儿园。雯雯父母希望在旅行中培养孩子的坚强独立,而且觉得“一年交两万学费给幼儿园并不划算,我们不想让她成长为一个乖宝宝”。
中国最小背包客引发舆论热议。赞成者认同雯雯父母的教育理念,孩子应该和大自然多接触,旅行也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反对者质疑雯雯父母的另类教育方式,认为他们将爱好和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过于自私。
在尊重孩子意愿和保证孩子正常作息的情况下,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体验社会生活,没什么不好。只是个性化教育因人而异,不适合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