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合肥市包河区:5年民生投入16亿 筑牢人民幸福基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26日   03 版)

    多年来,从一个城乡差距明显的郊区,到初具现代化的安徽中心城区,包河区一直是合肥大建设的重地、大发展的前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城区之首。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何让人们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民生问题一直被包河区委、区政府当作头等大事。

    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十二五”以来,包河区公共财政支出的八成用于民生,累计投入16亿元,先后实施43个民生工程项目,惠及全区70%以上的居民。包河区一系列民生工程筑牢了人民幸福基石,让人民真切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包河区按照“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的战略定位,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将更好的土地资源、更多的资金和更优的人才投放于此,努力将“学在包河”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让更多的孩子拥有获得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去年德国总理到的那所农村小学,并不是特意选的,我们包河区所有的农村小学都是那个标准。”

    上面所说的小学是包河区大圩镇金葡萄小学,2015年10月30日,德国总理来这里参观。这所农村学校干净整洁的校园、平坦开阔的足球场、色彩缤纷的手工园地,曾让不少初来乍到者感到吃惊。

    “十二五”期间,包河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累计投入1.72亿元,全面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薄弱、偏远农村学校加大投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提高素质教育、探索学校发展联盟校、发展共同体等,现在农村学校跟城区学校差别不大。

    2013年11月,包河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以全省第一的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考核,并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地区”等多项荣誉。

    要深度推进教育公平,提高百姓的幸福感,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尤其要关注辖区困难群体孩子入学问题。”

    强基础抓创新,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作用充分发挥

    “有的老年人身体不舒服,不愿意去医院,时间一长,小病就成大病,他们现在大力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2016年,包河区加快推广家庭医生签约,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服务团队。

    只要居民愿意,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就可以‘签下’服务团队,请他们定期检查,帮忙进行健康管理。这些费用,都是区财政出。”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河区已有超过12万人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服务团队优先以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为他们进行健康管理,并帮助他们选择最恰当的医疗方式。通过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包河区使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充分发挥,促进了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同时,包河区还“试水”医养结合,积极鼓励养老机构与专业医院合作。目前,包河区振亚养老公寓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医院签约医疗联合体,就是合肥首家公办民营大型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签约,率先在合肥试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包河区在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包河区完成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每年通过人才引进增加卫生服务人才。如今,该区的基层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在全省都处于前列。

    “兜底”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提标扩面惠及更多群众

    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良性互动,包河区重点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提标扩面,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惠及更多群众。

    “2016年包河区的低保标准是年收入6612元以下,这比省里的标准高出不少,目的就是将更多低收入群体纳入低保体系,起到兜底作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包河区财政局领导说。

    “十二五”期间,在区级财力稳定增长的同时,包河区坚持将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民生工程,实施标准不断提高,多个项目提标扩面。

    加大民生财政支出,未来五年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十二五”期间,数十万人选择留在包河区这片热土,而稳步提升创业就业,就成为包河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

    为了稳步提升创业就业,包河区加大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力度,拓展公益性岗位范围,促进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困难群体等充分创业就业。

    “我们搭建农民工劳务市场,通过统一进场、统一指导、统一联系用工单位,把零散的用工组织起来,方便农民工就业。同时,包河区还在社区建设劳务市场,让失地农民、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包河区财政局领导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包河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8000个,提供基层特定岗位171个,就业技能培训达到9600人。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公共财政支出近80%用于民生,累计投入16亿元,先后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3个,惠及全区70%以上的居民。而2016年,包河区共实施32项民生工程,与2015年相比,新增实施了6项。

    “十三五”期间,包河区将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建后管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度等“五个提升”为标准,加大民生财政支出,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26日 03 版)

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福建莆田一人大代表涉嫌诬告陷害被许可采取强制措施
一场“全民寻耳蜗”的暖心行动
隔海相望的邻居: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扬帆远航
合肥市包河区:5年民生投入16亿 筑牢人民幸福基石
伊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3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