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顺其自然”,宁波的当地人,都知道这个神秘名字,但不知道他究竟是谁,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12月1日,宁波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早上一上班,就收到一封挂号信,署名“顺然”,装着93张汇款单,一共91万元。
每年11月或12月,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都会收到汇款单,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署名总是离不开“顺其自然”这几个字,这是他第18次捐款,至今累计捐款859万元,这些钱基本上被用来助学和助困。
在宁波当地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把宁波打造成志愿服务之城”。宁波市民能在城市的角落看到志愿者服务点,不仅能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不同年龄层的志愿者也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
2003年2月,《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2011年底,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2012年3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案,同年5月4日正式实施。
激励志愿者,意味着宁波的市民在志愿服务付出的同时,也能得到这个城市的“红利”。《条例》41条就规定:“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招考公务员或者招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由此可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多方位的保障和激励措施,是志愿者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记者看到一份志愿服务“契约”,在宁波,只要成为志愿者,就要签一份协议,包括服务内容、时间和地点,参加志愿服务的条件和志愿者的培训……
团宁波市委书记鲍娴萍介绍:“志愿服务的需求者和志愿者都要在网上签协议,内容细致到是否有餐补、车补和保险。双方在线上就能签协议,我们后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一旦发现打着志愿服务旗号从事非志愿活动,无论哪一方都将会被剔除出去。”
让志愿者奉献,给志愿者保障。今年宁波市针对志愿者服务设立了基金会,财政投入资金1500万元设立资金池,主要用于项目对接、团队扶持和志愿者基本保障。
在宁波慈溪,40岁出头的童文育是一名残疾人,是古塘志愿义工联合银行的志愿者,也是宁波市志愿服务之星。以前,他没事的时候在老年活动室里面打牌,后来有人问他“能不能给老人理发”,这才让他想起自己有理发的手艺。
他有一个本子,只要有人预约他理发,他就记录下来,两三天内上门免费服务,从不“爽约”,给2600多人理过头发。“有人说我是傻子。为什么不收费?因为我想回馈社会。”童文育说。实际上,古塘志愿义工联合银行是一所为志愿者记录志愿时间的银行,这个银行的玩法就是志愿者可以把服务时间存起来,有需要服务的时候再提取出来。
在宁波,注册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是“硬通货”——与个人的信用体系相挂钩。“我们的志愿者系统与市信用中心的数据相联系,以保证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甚至与社保的信息都是互通的。”鲍娴萍介绍,宁波市通过探索“电子围栏”技术,能准确计算出在特定区域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数据将长期保留在其个人档案中。
她认为,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的好处,就在于能激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和老人是参与志愿服务最积极的群体,一方面要给志愿者创造条件,让志愿者参与活动更加容易;另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激励。
鲍娴萍介绍,在宁波北仑区红联社区有几十个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是一位86岁的老人;在宁波“We志愿”网站,截至12月3日有近64万注册志愿者,网站的英文界面的翻译,就是由当地的志愿者来完成的。
志愿服务发展到现在,宁波的一些志愿者遇到了成长的困惑,比如应急救援的志愿者在实际救援中,面对一定的救援风险,是不是该进行救援。被称为“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已经实施,提出了“社会救急免责”的原则,已经被一些志愿者所关注。
“我们也在考虑,没有立法和制度保障,志愿服务就无法深入开展。要关心和关注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从政府层面建立基本的志愿服务的保障。”她说,宁波团组织也注意到类似的问题。
鲍娴萍说:“通过本次大赛,发现了本地志愿服务与外地之间的差异,同时宁波志愿者工作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走岗位化、专业化、社会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路线,在宁波可以做一个幸福的志愿者,也能让志愿服务更加接地气,成为名副其实的志愿服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