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用媒体人的方式助力精准扶贫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16日   03 版)

    2016年就要过去了,年终岁末,更牵挂那些贫困者。记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专门表达了对贫困者的深切牵挂。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2016年岁末时回望习主席的这段话,看这一年国家在精准扶贫上所做的努力,作为一直致力于凝聚青年力量去助力政府扶贫事业的媒体人,更有一种并肩作战共同担当的使命感。身为媒体人,我们在“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职业表达中,可能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多接触社会的底层,看到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苦,体味他们的艰难,于是对困难群众更多一些同情、体贴和关爱,竭力以媒体人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助力精准扶贫,让他们感受温暖。

    我们虽然做不到像慈善家那样一掷千金,但我们有媒体的力量;我们没有雄厚的扶贫资本,但我们有无数年轻人扶贫助困的热情、善意和行动。这一年,我们像以往一样,用很多报道去关注贫困群体的生活,引发社会关注。当媒体聚焦常州童工时,我们没有停留于表象,而是深入童工的家乡,关注背后深层次的贫穷辍学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寄望于引发政府部门的关注,从而从根源上解决童工问题。我们年轻的记者花了几个月时间,深入农村和山区,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历时半年,采写了一组数万字的全景报道,希望留下一个全媒体记录,也希望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问题的解决。从2015年起,我们就开设《民族》版面,每年近50个整版面,通过《住村》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记录了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尝试,更努力去增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这一年,我们还借助媒体的影响力,凝聚社会力量,为贫困群体做一些能实实在在改变他们生活的事。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上少寨,居住苗族村民600余人。1934年12月,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和群众一起搭建一座木桥。后来,人们将这座桥命名为红军桥。82年来,这座长70米、宽1米的木桥仍旧是出入上少寨的惟一通道。每年涨水时,桥几乎都会被大水冲走,村民每次都会对桥进行维护整修。由于木桥无法通车,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困难。小孩到村外上学隐患丛生。村民们一直期盼着能在红军桥下游架起一座公路桥,方便出行,带动经济发展。

    为此,中国青年报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本着“反哺当年哺育中国革命的地方”为目的,签署备忘录,共同发起“上少寨公路桥建设”公募项目。真的,没有什么比看到可能给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更欣慰和快乐的事了。

    这一年,我们通过创新去凝聚年轻人的力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他们创造助困平台。我们知道,青年们内心涌动着向上向善的巨大能量,我们有幸与他们一起投入一场行动,履行我们“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使命与关怀。我们在全国承办高校内发起的5公里迷你马拉松挑战赛,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强健体魄,践行公益,关爱贫困听障儿童。每一位挑战者完成5公里挑战赛,即可获取公益捐助证明,整合社会资源,向贫困失聪儿童捐助100元公益基金。在团中央指导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已成功举办3届迷马,完成548场挑战赛,覆盖27个省及直辖市,41座城市,25万挑战者,147所高校,累计80万公里路程,为听障儿童募集近1000万元公益基金。在一场场活动中,我们常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善意和阳光所感动,他们中很多人虽然没有经历过贫困,但能体会贫困群众的艰难。

    一起行动,一起努力,这是年轻人的使命,新闻人的使命,媒体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16日 03 版)

用媒体人的方式助力精准扶贫
八十二年的红军桥盼“新生”
“迷马一代”:用脚步丈量公益的距离
新疆“滴灌式”扶贫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