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总有着最灵敏的嗅觉,这只无形的手,指向着未来的方向。投资界此前一路高涨的投资热情正在褪去,可他们还是决定追加投资。
12月14日,瀚海资本集团总裁赵振江坐台下,捕捉着台上每一个创业者的表现。这是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的“创业正当时”青年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坐在赵振江旁边的,还有天弘基金股权投资部总经理杨永民、华美基金创始合伙人李彦、微尚创客CEO曹升等资本大佬。
台上创业者的路演可圈可点,杨永民已经准备跟其中两个创业企业讨论深度合作。而让资本大佬们愿意跟投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他们相信中国青年报社对于青年双创的“嗅觉” 。
而此前几天,在为2016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而打造的首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而举行的一次头脑风暴中,和中国青年报人讲起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柏强颇有感触地表示:过去是政、产、学、研,而今则是政、产、学、研、媒!
在他看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一些媒体正依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正成为整个转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第五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在中国青年报社看来,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是落实党中央的要求,是深化服务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源于自身“基因”的天然本能。
对于这张有着65年历史的报纸,服务双创刚刚破题,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陪伴几代青年人成长的这张报纸与青年约定依旧:双创路上,中青报陪你一起创!
KAB引领服务全链条 我们陪你一起“创”
28岁就靠卖包子赚了千万元的刘伯敏真的成了创业英雄,在他复读了两次才考上大学那阵子,这一切几乎是天方夜谭。好在,他抓住了这个创业的时代。
强烈的创业意愿天然地来自他对摆脱贫穷的渴望,这个必须要靠自己兼职打工才能凑齐学费的甘肃农村穷孩子,一上大学就想自己干点啥能多挣钱。
那是2011年,创新创业并不像今天这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刘伯敏显得有些另类,“步子迈得越大,越觉得茫然,到底该干什么?怎么干?”直到有一天,他走进学校里一个聚拢创业者的俱乐部——KAB创业俱乐部。
像是一把有魔力的钥匙,一道又一道大门在眼前打开,KAB一路把“刘伯敏们”带到了创业的快车道上。尽管此前,很多人对这3个字母组合的意义并不了解。
这是2005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中国大学中推广的创业教育项目,更重要的目的,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2008年,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设在中国青年报社。从此,以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的《中国青年报》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陪着中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真正去“创”一把。
“我们服务青年创业,有了真正的抓手。”中国青年报人说,从2004年《中国青年报》设立创业周刊至今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从“以创业带动就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激励青年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努力,是一条不变的主旋律”。
在此之前,创业教育在中国几乎是个空白。最初几年,因为在温州大学试点开设创业选修课,即使在这片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土地上,依旧引起了激烈地讨论:“大学生究竟应该读书,还是创业?”
如今,KAB创业教育课程覆盖了全国1455所高校,305所高校里聚合了大学生创业者的俱乐部建立起来,每年上百万大学生参与创业学习实践。创业精神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种子、落地生根。
而这,只是中国青年报社服务青年创新创业链条上的一环。青年人在创新创业的成长中,到底需要什么,是中国青年报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根长长的链条。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启蒙,到毕业后的创业实践;从面向创业“小白”的微创业大赛,到寻访身边初有成就的创业英雄;从挑战营的种子基金,到“创业正当时”的风投资本云集……一个完整的创业生态圈在这里建立。
中国青年报社的目光时刻关注着青年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始终在努力用报道的传播力、品牌的号召力和资源的整合力,不断顺应大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搭建平台。
在中国青年报社看来,要把创业基因和社会责任的种子植入年轻人当中。
在报社的推荐下,刘伯敏参加了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合了影。与总理的身影一同在他心中定格的,是总理对青年人的期待,“希望你们年轻人抓住这个时代”。
这让刘伯敏有了更大的愿景,他要在中国更多的城市搭建一个又一个大学生众创空间,“帮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敢于‘创’,‘创’出名堂”。
联手政产学研 跻身成果转化第五要素
助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市场曾给中国青年报人上过最生动的一课。
2014年,在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下,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寻访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动”启动,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5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报名。
而在寻访活动的首站——广东顺德,一位来自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吐露心声: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难啊!
这位科技工作者甚至曾经自己上门推销:“但我介绍得越好,对方似乎越觉得我像骗子。”在他看来,如果由中国青年报社出马,肯定不会遭遇这样的尴尬:“你们是有公信力的媒体。”
而顺德大良街道政府则一下子就给中国青年报社开出了当地企业亟须引进的8类科技项目,而在这8类科技项目背后是“花不出去”的近4300万元的项目引进资金。产业亟须升级,合适项目寻觅,政府企业同样难!
而顺德大良街道政府看重的则是,中国青年报社多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扎实积累和高“人气”。
在顺德,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这道“头啖汤”,中国青年报人品出了滋味。随后,“寻访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青年科技人才与成果对接”活动在全国陆续开展。
——在黑龙江共青农场,涉农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下辖1个农场15家企业在种子培育和深加工,生猪养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在上海市奉贤区,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奉贤区有关政府部门、园区、企业代表热议 “如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当下产学研模式如何创新”;
——在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杨明海表示,天大正在打造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担负起把科研成果介绍给市场,并把市场上的实际需求介绍给科研人员的使命。
随着不断实践探索,联手政、产、学、研共同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中国青年报社直接参与推动“双创”工作的又一“抓手”。
2015年4月,在《中国青年报》创刊64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社发起了创新成果“SHOW工场”活动,征集优秀创新成果、创新典型案例、创新创业团队,发挥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传播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等多种资源,走进地方、企业、高校,组织不同形式的对接活动,推荐创新成果。
同时,在推出的 “创业正当时”特刊中评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不管是有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还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和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方案的出炉,中央一系列会议、讲话、文件都在传递着这种急迫的信号:这一次属于中国的创新时代,我们不能再错过。”
这篇题为《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等待》的评论文章中,《中国青年报》表示:“创新,让我们开始行动。”
联手地方量身打造 服务双创力求精准
在一定意义上,“双创”活力是体现地方政府各项工作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数。
对于一直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的《中国青年报》来说,在报道创业榜样、分享创业经验的同时,更将目光关注到更深层次的政策和环境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曾推出的《没有书香点缀的城楼》《“张俊敏之问”你听懂了吗?》《别打破普通青年的“中国梦”》等“关不住的创业梦”系列报道,关注青年反映的创业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表示,因为这个学生的经历,让政府下决心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的政策,鼓励大家就业创业。
在不断为给青年双创营良好环境而发声的同时,中国青年报社也不断联手各地政府,不断直接服务各地青年“双创”。
2015年7月,在举办“百所高校创新人才看顺德”前,当地政府部门列出的涉及100多所高校几百个专业的“对接清单”。
而这无疑是对中国青年报社在科技界和高校多年积累的又一次检验。
于是当中国青年报人和来自全国102所高校的近262人浩浩荡荡走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德美化工、广东工业设计城、物联天下、产创中心等孵化器进行项目对接时,瞬间便成为当地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由于活动组织者实现按照专业明确分组,并以专业方向为主设计了对接活动。参加活动的高校创业创新人才有备而来,合作意向明确。顺德一次性便与13所重点院校建立了人才合作,多名专家与顺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联手地方政府量身打造,因而中国青年报社在服务地方“双创”中力求精准。
2016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和广东省江门市政府共同发起建立的“中国青创汇”,致力于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创投机构,汇聚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等资源,为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培训指导、孵化加速、人才引进、技术对接等各项服务。
7月,由江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在江门启动。
针对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本次创业创新周打造了全球华侨华人青年创梦工场项目,面向全球45岁以下华侨华人青年征集具有核心技术或创新模式,具有国际元素、全球视野的早期创业团队和企业。最终,112个项目取得全球华侨华人青年创梦工场路演资格。
同样是在这次创业创新周,全国16个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代表、5家部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邀来到同为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江门,第一次面对面坐在一起,寻找各自“示范”亮点,发掘更多“双创”模式。
资本信赖中青“嗅觉” 全媒体平台聚合双创要素
对于青年创新创业好项目的发掘,中国青年报社的嗅觉比资本更加灵敏。这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与青年有着天然亲近的属性。
“做青年双创,《中国青年报》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瀚海资本集团总裁赵振江说,不管多忙,只要中国青年报社向他发出邀请,每请必来。此前,他应邀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社与广东省江门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中国青创汇”,目的是搭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原本打算去看一看,可没想到“收获最大”。
在《中国青年报》的品牌凝聚力下,资源迅速寻找着最合适的匹配。当地政府向企业伸出热情的橄榄枝,一系列合作顺利达成。江门是中国侨都,瀚海则恰好在硅谷等地拥有众多海外创业产业园区,他们一拍即合,联手推出“全球华侨华人青年创梦工场”作为“中国青创汇”首个服务工程,吸引和服务全球华侨华人青年回国创新创业。
曹升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青年报》在青年创新创业领域巨大的影响力。他率领的微尚创客与中国青年报社联手推出了“中青创课”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课程、讲座和活动等,帮助和孵化年轻人创业。
“我们请来讲课的,大多是创业‘中咖’,不是特别有名,但更贴近初创者或创业爱好者的状态。”曹升说,讲座在北京的各个众创空间里定期举行,在众创空间逐渐冷清下来的今天,“中青创课开课,总是人气最旺的时候”。几个小时的讲座,很多人是站着听完的。
这也是中国青年报社把全媒体融合转型与服务青年紧密结合的一个缩影。从一张新闻纸到微信、微博、H5、App等多端全方位传播,在实现‘24小时中青报在线’向‘24小时中青报随手看’的转型过程中,《中国青年报》也在与移动互联时代的青年用户共同成长,还推出了“中青创家”“KAB创业俱乐部”“中青创课”“创业正当时”“创新SHOW工场”“中国青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等为主的“双创”微信矩阵。
中国青年报社不愿错过任何一个与青年人联系的阵地。中关村VR产业联盟,在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博览会上成立;一个在云端聚合创业者和风投等创投资源的App“企橙”也将重磅推出;每一个抵达用户身边的推送,都是中国青年报社在整合创业服务的一个载体。
融合转型的背后,还是那颗初心——服务青年,更好地链接青年。优质的资源和资本等要素在这里快速聚拢,碰撞出新的火花,建起一个服务青年人创业的生态圈,目的就是让创业服务更完善一些,让年轻人的“最后一公里”创业路走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