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世昕)入秋以来最重的污染或将于12月16日起袭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并持续至21日。为此,环保部今天向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发出重污染预警,要求各地按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北京市最先响应,宣布将于12月16日20时起启动今年的首个红色预警。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将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
对此,不少北京市民表示难以置信,因为15日午间,北京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都是“优”。同时,河北省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显示为“良”。
北京等地的空气质量为何一夜之间就会从“优”恶化到需要启动红色预警的程度?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王自发解释说,这是因为自16日起,华北地区有一次大范围天气回暖的过程。温度回升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直接带来的变化是:华北大部分地区将处于湿度高、空气静稳的状态下,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极有可能在京津冀及周边形成一次持续性的重污染过程。
王自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逆温层形成的盖子下,华北地区的污染团就像一个面团一样,在太行山以东、泰山以西的区间内不断地被搓揉,这一区域内的多个城市都有可能出现重污染。
王自发进一步解释说,2015年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出现明显的气候异常。这导致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空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利,空气污染状况加重,重污染过程频发。
2016年,厄尔尼诺切换为拉尼娜状况,但仍延续了气候异常的影响。 2016年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第四季度,多个气象要素出现了十多年以来最为异常的变化,比如,地面平均气压创十多年最低,湿度明显偏高,地面风速明显偏小,与逆温状况联系紧密的大气中层温度也达到十多年来最高水平。
王自发说,这些数据反映大气逆温状况明显较重,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进入12月以来温度偏高的现象尤为明显,冷空气活动强度弱、频率低,大气污染扩散能力的降低已导致12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多次重污染过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则认为,北京15日出现的好天气与风比较大、扩散条件好密切相关。空气质量在一夜之间就可能大翻转的情况也说明,北京本地的污染排放还比较严重,一没风就“原形毕露”。
环保部发布的预警信息称,预计12月16日至21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廊坊、衡水、唐山、沧州市,山西省太原、临汾、晋中、运城市,山东省德州、聊城、菏泽市,河南省郑州、濮阳、新乡、安阳、焦作、鹤壁市等23个城市空气质量可能连续4天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现两天以上的严重污染。河南省开封市,山西省吕梁、长治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莱芜、滨州市等9个城市空气质量可能连续3天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现1天严重污染。
环保部称,将派出13个督查组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