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美国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最近在舆论的漩涡里呛水了。把这艘医疗界航空母舰拉进风暴的,是一篇博文。
没有揭黑,无关医闹,只是一位在该中心任职的医生,通过专栏质疑了一下自己接种的流感疫苗防腐剂的安全性。
这位丹尼尔·内德斯医生还写道:“疫苗会引起自闭症吗?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我不知道,也不想在这儿辩论。”
如果我在朋友圈写了一句“疫苗有毒,为娃抵制”,最多有朋友骂我无知。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执业医师,在公共媒体上,激进地聊聊接种各类疫苗可能存在的风险,应该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关键在于,内德斯医生的单位,别说在全美国,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巨擘之一,他本人还担任健康研究所首席运营官。可以想象,那些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的帖子,标题都是这样的:“美国三甲医院主任称,疫苗有毒!”或者是这样的:“疫苗引起自闭症?权威大夫三缄其口。”
公众混乱,学界担忧,事情果然严重了。
在社交媒体上,反对者愤然回应。一位长期活跃于媒体,致力于健康传播的医生不点名地表示,“这让我们的工作难上加难。”而一位患者家属则毫不留情地表达了她对内德斯医生的“反感”,并称“我丈夫靠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才能活下去。”
接着,美国福克斯、全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巨头的新闻频道都参与报道了这件事,并且不约而同地、详实地列举了近年来肯定疫苗安全性的医学研究成果。态度很明确:打疫苗,没问题!连《科学》网站也发布了消息。
事实上,就在几个月前,向来重视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还制作过13种重要疫苗的宣传画,题为“拯救世界的注射”。大洋彼岸,热心网友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呐喊:“所有关于疫苗的肮脏谣言都退散吧!”
这份力挺疫苗的底气,当然是来自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权威性。而那些因内德斯医生言论而起的愤怒,自然也是针对它的权威性。员工犯下大错,老板赶紧公关。一边发声明宣布要处罚,一边在网站和谷歌搜索结果的显要位置贴上“疫苗是伟大成就”的科普宣传画。
面对汹涌而来的反对、抗议和东家的压力,内德斯医生发表声明,放弃原来的观点。他用上了“抱歉”和“后悔”等字眼,解释了老半天,表示完全支持疫苗。
看起来,这简直是一个药品商和医院领导联手操控媒体,用舆论消灭异见、铲除异己的故事。在这个时代,每位医生、研究者、某领域的专业人员乃至普通人,理应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医生勇敢质疑临床药品的安全性更是勇气可嘉。
再翻一翻内德斯医生的网评,几乎全满分。在患者写下的评论里,他耐心、热情、真正关心病人、拥有极高的医学专业素养。
但正因如此,自由才应该有疆界,有限度。
患者越是无比信赖,诊断越要慎之又慎。公众越是奉为权威,言论越要斟酌掂量。当一身白色大褂、一座职位铭牌加诸身上,内德斯不再是一个中年男子,而是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医生。他既要为公众利益敢说,又要为公众利益慎说。既要追求发表言论的自由,又要为自己设定雷池。这一次,他错在不顾身份背景,含糊其辞,用个人经验和情绪误导公众,就该为自己的言论承担责任。而媒体则表现得极有担当——不厌其烦地报道那些真正科学的、对公众健康更有利的理念。
对医生来说,要看好病,搞好科研,不乱说话还得躲避医闹追打……这份工打得实在太困难了。更困难的是,下一次,当内德斯医生们再想质疑什么的时候,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大家还敢发声吗?
故事没有结束。
就在“权威医生反对疫苗事件”发酵之际,美国一些一直质疑疫苗的团体、自闭症患者家属联盟、反对预防疾病的宗教组织等在网上发起了对内德斯医生的声援。
“支持内德斯医生!疾病是神对人罪行的惩罚,我们不该使用疫苗来阻止它。”不知致力于“健康研究”多年,在日常工作和社交媒体中无数次提醒人们“预防胜于治疗”的内德斯医生,看到这句“支持”作何感想。更何况,这位被患者评价为“通晓医学史”的医生不会不知道,2011年,“麻腮风三联疫苗和自闭症有关”的说法已被公认为“近100年来破坏性最大的医学骗局”。
对那些努力为真相布道的人来说,流言当然越少越好。但更重要的是,不论我们追求真理的难度有多大,都必须允许谬误存在。不论我们对自己的声音多么有自信,都没有权利阻止反对者发声。
因为,那才是自由应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