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钧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服务春运,是和母亲一起。
他的母亲吕志平是成都站客运二班的客运员。说到儿子和自己一起参与春运的事儿,吕志平说,“累是累了点,但这能让钧钧提前接触到社会,更能让他体验一下成都站职工在春运期间的工作”。
谭钧是峨眉一中高二的学生,今年18岁。在他的印象中,春运就是“人多”。人们背着行囊,行色匆匆地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火车站,然后乘车赶往各自的目的地。走上志愿服务岗位之前,他以为自己的任务不外乎协助车站职工组织旅客乘车和进出站。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在进站口协助查验车票和引导旅客进站时,一位旅客的表现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等待进站的人们已经排成长龙,这位旅客冲到谭钧面前,将车票往他手里一塞,便要挤到前面去。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后面排队人群的一阵骚动。谭钧用四川话提醒他遵守秩序,这位旅客并未理睬。谭钧以为他未听懂,又用普通话重复了一遍。对方一下子火了,对着他又喊又叫,一把夺过车票冲了进去,回头用了四川话骂了一句:“瓜娃子!”
谭钧愣住了,涨红了脸。“这是个什么人啊,怎么能这样呢!”谭钧想拉住他理论,但扭头看看自己可以称为叔叔阿姨的成都站职工,都在耐心解答旅客的各种问题,他忍住了。
几天后,他又见到了让他暖心的一幕。1月20日,也就是农历“小年”那天,一个50多岁的盲人旅客在车站执勤警察的搀扶下来到了服务台。距他乘坐车次的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服务台职工和谭钧将这位旅客送到重点旅客候车室休息。
到这趟列车检票时,一名车站职工和谭钧赶到重点旅客候车室,送他上站台。盲人旅客的行李不少,两个大拉杆箱和一个塞得满满的编织袋。车站职工一手搀扶着旅客,另一只手拉一个拉杆箱,谭钧肩扛编织袋,手拉另外一个拉杆箱。将盲人旅客交给那趟列车的列车长时,谭钧贴身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
盲人旅客登上列车前,再三跟车站职工和谭钧道谢。回忆这事时,谭钧说:“那时我心里特别欣慰,也深切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
在繁重的春运中,吕志平看到了儿子的变化。“钧钧当了志愿者后,比以前能吃苦了,也更守纪律了。早晨上班根本不用我叫他,春运开始到现在,他从来没有迟到过。”
请车站职工子女担任志愿者,是成都车站团委今年新的举措和探索,到目前为止,已有6名职工子女成为成都车站的春运志愿者。成都车站团委书记何志宇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职工子女了解铁路春运究竟是什么样子,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春运中的父母,同时也更多地接受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更加热爱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