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崔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强)福建省高校首个畲族歌言传承班日前在宁德师范学院正式开班。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东畲族歌言”代表性传承人雷仙梅作为指导教师,为该校42名畲族大学生授课。
畲族歌言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听讲你郎娘村来,姐妹双叫站门边,左手接过郎包袱,右手牵郎上门来。”第一节课雷仙梅教学生唱迎宾歌,这也是当贵客登门时畲族同胞必唱的一首歌。“体现我们畲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尽管来上课的学生都是畲族人,但他们大多对畲族歌言还是很陌生,只是听长辈们唱过,自己从未开口唱过。
课堂上,雷仙梅先用畲语解释歌词的意思,然后教演唱技巧,“音调要注意字词停顿的地方”,她一边指导一边用手打着节拍。“畲族歌言音调相对比较固定,入门还是比较容易的”。雷仙梅介绍说,自己所掌握的这些音调都是小时候向奶奶学的,“现在会唱的畲歌唱个三天三夜都不会重复”。
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有模有样地唱迎宾歌了。2016级汉语言文学少数民族班学生钟雪兵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钟思敏则用手机把老师唱歌的整个过程录下来,“回宿舍再慢慢揣摩,争取唱得更好”。
“现在包括畲族歌言在内的畲族各种传统习俗、文化,不如以前普及了。”雷仙梅一度担心,“畲族歌言要是传承断层了,那将是极大的遗憾”。畲族歌言传承班的成立,令她喜出望外。“学的人越多我越开心,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都是宝贝,而且当这些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的传播力度会更大,传承的效果也会更好。”在女儿的帮助下,雷仙梅学会了电脑操作,上课前先把畲族歌言做成电子文档,并在文档上做一些简单标记,方便学生理解。她还教学生献茶歌、叙事性歌言等,“理想的状态是,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曲调后,随时能将生活的所见所闻唱出来。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
福建省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这里。据介绍,近年来,拥有200多名畲族学生的宁德师范学院着力打造以畲族文化为重点的特色教学,率先在全省高校开设了畲族舞蹈班、畲族歌言传承班,下一步还计划将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高脚、板鞋等引进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