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留守儿童,社会总是用城市思维去看待这些孩子。一些人看到了孩子生活条件不好,就给他们资助点钱再送个书包,却忽略了这些孩子内心精神层面的诉求。
吃饱和穿暖,已经不是留守儿童最大的需求,他们的父母也能提供基本的物质供给。可是,这些孩子生活的软环境却不容乐观,面对的是衰败的农村,人们越来越现实,村民不再是古道热肠,农村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其实是社会压力的最后承担者。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外维持生计压力很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态度不好,表面上是他们教育方式不当,实际上是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爷爷奶奶既要种地又要带孩子,生活的操劳免不了让孩子成为他们的抱怨对象。甚至在学校中,乡村老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佳,难以对孩子教育保持着耐心。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后,实际上也是扶贫问题。国家提出在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照料,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绝对贫困人口”。可是,各地的精准扶贫中,无论是扶贫还是扶智,都还没有把留守儿童问题当作一个突出的关注点。扶贫的考核还是单一的“GDP主义”——只衡量收入的增长,而没有关注农民及其子女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精准扶贫路上不妨要带上留守儿童,以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不妨依靠驻村干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中心,专注留守儿童事务,提高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
当然,还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经济上,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解决了本地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社会上,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让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抛家舍子来城市务工,留守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制度设计层面而言,留守儿童福利应纳入扶贫考核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体系,这在当下看来或许是较高的“扶贫标准”,但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扶贫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