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戏剧东城”创建文化名片 “戏剧生态”打造国际影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实习生 沈杰群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6日   06 版)

    2016年12月28日,北京市东城区举办中小学生京剧专场演出,博得观众赞誉。

    在北京市东城区,想看戏从来不是个难题。用最直观的数字来证明:东城区注册登记的表演团体有83家,既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这样的国家级艺术表演院团,也有央华时代、哲腾文化、七幕人生这样的民营文化公司;东城区的剧场有34家,有首都剧场、长安大戏院这样的国有剧场14家,红剧场、刘老根大舞台等特色剧场9家,蜂巢剧场、蓬蒿剧场等小剧场11家,占全北京艺术类剧场总数约三分之一。

    “戏剧东城”是东城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而一场更大的戏正在开演。

    制度保障、资金支持,打造“全国戏剧中心”

    东城区副区长葛俊凯说:“戏剧东城的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早在2010年,东城区就成立了“东城区戏剧建设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戏促会”),作为戏剧文化建设的指导协调机构。东城区文委设立专门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戏促会制订的政策措施、执行决议,组织专家会议,处理日常工作等。戏促会成立后,东城区又相继成立了东城区戏剧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东城区戏剧项目评审委员会、东城区戏剧联盟等专业组织。

    东城区还将成立演出行业协会,将其定位为“实体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协会下设专业性的细分组织,如剧场联盟、导演演员组织等。协会除了组织开展行业交流、制定行业标准、创作孵化戏剧作品、定期发布戏剧发展相关指标等工作,还可以承接政府的工作,组织和承办戏剧活动,带来的盈利反哺戏剧公益事业。

    东城区文委主任王伟东说:“从2010年以来,东城区共计投入9500万元专项资金,吸引戏剧工作者落户,鼓励开展剧目创作,先后共有64部剧目、72个剧场项目获得补贴,创作优秀作品18部。”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他表示,根据《戏剧东城发展规划(2016—2020)》,需要不断做大做强“戏剧东城”品牌,积极构建人才汇集、剧目涌现、机构领先、演出活跃、交流密集和消费集聚的“戏剧生态”,将东城区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戏剧中心”。

    五大剧场群,到哪儿都能看戏

    王伟东介绍,2011年12月,东城区政府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分别出资3000万元,设立6000万元的小剧场改造资金,并设立引导资金,先后支持剧场改造项目83个,形成了王府井、东二环、南锣鼓巷、前门、龙潭等五大剧场群。

    王府井: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中国儿童剧场、假日经典小剧场、国话先锋剧场、隆福剧场、77剧场、长安大戏院、东苑戏楼、中山音乐堂;东二环:保利剧院、蜂巢剧场、雷剧场、北京喜剧院、青蓝剧场、天地剧场;南锣鼓巷: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蓬蒿剧场、风尚剧场、东图剧场、糖果剧场;前门:刘老根大舞台、天乐园剧场、超剧场、崇文小剧场;龙潭:红剧场、龙潭剧场、北京少年宫剧场。

    在地图上标注完这些剧场就会发现,每个东城市民离“住在剧场边”已经不远了。剧场的人气也能用数字证明——蜂巢剧场、雷剧场、东图会议中心、刘老根大舞台等年演出300场以上,成为北京市最活跃的剧场。

    而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大华戏剧演艺中心、安徒生剧场、中央歌剧院、广和剧院、广和茶楼、幸福大剧院等7个剧场,也将陆续建成启用,剧场资源更加丰富。

    有了剧场,还得有剧。东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本身的人、地、事、物、组织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传统基因,如袁崇焕、文天祥、于谦等历史名人的祠堂都在东城。

    王伟东说:“对这座文化富矿的挖掘,应该是当代戏剧创作的责任和使命,既鼓励在历史题材上出精品力作,也鼓励创作反映当下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而是征集一批好的带有东城元素的剧本,选择好的团队进行运作;观众喜欢的,则继续采取购买服务、下基层的方式予以支持。”

    截至目前,东城区已经扶持创作了《南锣鼓巷7号》《隆福寺》《前门人家》《曲韵钟鼓楼》等18部反映东城百姓生活的话剧、舞台剧作品。

    五大戏剧品牌,看戏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东城区,看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五大戏剧品牌活动贯穿全年,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如果家有儿女,那就选择“中国儿童戏剧节”。从2011年起,每年暑假的“中国儿童戏剧节”已成功举办了6届,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家演出团体,携带近250部古今中外优秀儿童剧目登上戏剧节的舞台,共演出千余场,平均上座率达95%以上,惠及少年儿童观众80多万人次。

    如果你是文艺爱好者,那就去看每年5~7月的“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2010年,东城区文委与区域戏剧院团、院校及交道口街道合作推出了首届“南锣鼓巷戏剧节”;2013年,“南锣鼓巷戏剧节”正式扩展为“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

    如果你有志于从事戏剧行业,那就选择“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2008年和2009年,东城区同北京市文联、北京戏剧家协会协作,参与组织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北京青年戏剧节”;2010年,戏剧节升级为“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目前,戏剧节已经举办了8届,其创办宗旨是,“为青年戏剧人才的发掘提供平台,以培养青年戏剧人才为宗旨,以推动戏剧繁荣发展为责任,再创戏剧新百年辉煌为目标,鼓励更多优秀的戏剧原创后备力量出现,帮助更多的青年戏剧人才增加戏剧艺术实践的机会。”

    如果钟情名家精品,那就不要错过“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这是由北京人艺发起,与东城区合作创办的国际性品牌戏剧活动,以“名院、名剧、名导”为原则,邀请世界知名的演出团体和艺术家参与演出。自2011年创办以来,每年都能涌现出堪称“年度最佳”的作品,给观众以充实且堪称豪华的观剧体验。

    最年轻的“北京喜剧节”创办于2016年10月,为期8周,上演了12台剧目、53场演出。伴随着喜剧论坛、喜剧工作坊、喜剧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喜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王伟东坦承,目前东城区的戏剧节庆活动比较丰富,但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强,今后要引导戏剧节进行差异化定位。

    比如,春季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主要针对大众开展戏剧展演活动,普及戏剧知识,引导大众戏剧消费,注重公益性、群众性、普及性;夏季中国儿童戏剧节以国内外精品儿童剧的演出、交流为特色,并以国际儿童戏剧沙龙带动行业的整体提升;秋季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则主推青年先锋戏剧交流展演活动,挖掘青年戏剧人才,孵化青年人才的戏剧作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实习生 沈杰群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6日 06 版)

“戏剧东城”创建文化名片 “戏剧生态”打造国际影响
整合多方力量,讲好原创的“东城故事”
专业剧场:戏剧下基层,扩大群众参与度
让孩子在戏剧舞台绽放潜能和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