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心

寻找自然的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7日   05 版)

    摄制组拍摄到的天鹅。采访对象供图

    摄制组在青海湖拍摄到的水下湟鱼回流的镜头。采访对象供图

    王路在青藏高原拍摄到刚出生的小藏羚羊。采访对象供图

    摄制组在浙江中部沿海韭山列岛铁墩岛拍摄到的中华凤头燕鸥。采访对象供图

    摄影指导王路在云南普洱拍摄亚洲象。 采访对象供图

    扫一扫看H5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欣

    视频编导:刘攀 高晨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在央视播完当天,北京市发布了2017年第3个雾霾橙色预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总导演李文举在央视做完网络直播出来,望着灯光映衬下灰红色的天,无比想念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金无人区拍摄时夜晚的星空和风。

    半个小时前,随着片尾画面定格在那片星空下,这部被誉为“中国原创自然类纪录片破壁之作”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2017年首播作品,已呈现完全部内容。李文举觉得,当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处在雾霾笼罩中时,这部呈现中国美丽山河、神奇自然的纪录片播出,“巧合中又恰逢其时”。

    李文举10年前曾担任过中国首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编导,如今已是纪录片资深导演。他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思考不可再回避。“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讲好一个故事:自然的力量那么伟大,中国那么美丽。”

    摄制组用了5年时间,行走数十万公里来讲述这个故事。

    《自然的力量》全篇时长300分钟,分为6集,将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长臂猿、亚洲象、黑嘴松鸡、珊瑚、海豹等数十种中国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样态、生命故事逐一呈现。

    2011年,摄制组便开始到西藏阿里无人区进行调研。制作自然类纪录片,前期调研工作和脚本策划占全部工作的一半。摄影指导王路说,中国野生动物数量少,性格普遍较为胆小,鲜少出没在有人烟之地,拍摄《森林之歌》时,他们就一度陷入找不到动物的窘境。为防止再次扑空,摄制组花了2年的时间做前期调研。

    调研团队中,学历最低的是博士学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地理研究学的青年科学家,以及各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组成了《自然的力量》的调研团队,前后共调研了全国280多个地区,撰写出200多种动植物拍摄可行性报告。

    《自然的力量》中,呈现了冬日藏羚羊的交配与产犊过程。藏羚羊天性胆小,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摄制组想近距离拍到有效画面并不容易。王路发现,藏羚羊不害怕当地牧民,他便找来一身藏袍穿上,每天扛着20公斤重的相机、脚架跟着牧民走二三十公里路。

    在巡拍过程中,王路发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羊,他小心地把相机放在小羊面前,完整记录下小羊初次站立的全过程。王路曾将记录有这段影像的储存卡当护身符般揣在怀里半年之久,待后期剪辑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将其删除。同事调侃:“你那储存卡捂出小羊了没?”王路回答:“这素材太宝贵了,太珍贵了,太难得了。”

    此前,由于藏羚羊被大量猎杀,王路对成功拍摄藏羚羊并未抱太大期望。直到连续拍到公羊地位争夺战、母羊休憩待产、羊群大迁徙后,王路有了一种明显的感觉:这个种群正在恢复。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藏羚羊保护工作持续进行,每年林业局会聘用当地一些牧民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让他们辅助观察、保护藏羚羊种群的生存、迁徙。

    李文举在东北也有意外收获。10年前拍摄《森林之歌》时,他曾亲眼见证过长白山的伐木工人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将一棵参天大树锯倒,红松林被大片承包进行松子采摘,动物失去食物,森林失去繁衍的功能。

    此次再回去,他发现,自2006年长白山全面禁止采摘红松松籽、2015年国家林业局下达“禁采令”后,这片森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自然的力量》中有这样一组画面:秋天,红松的松塔从天而降,野猪饱餐松塔后,花栗鼠在松塔中取出剩下的松子搬运回洞穴,埋藏起来作为冬天的口粮。总撰稿张海龙终于可以在旁白中写道:“松塔里的松子,透过厚厚的皮壳,散发出强烈的香气,这是花栗鼠期盼了一年的美味,花栗鼠被香气召唤,飞奔向它的目标……”

    张海龙说:“自然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它会在人类意想不到的过程中自愈,青海湖的湟鱼数量曾急剧减少,但国家实行了宣传教育和严格保护后,湟鱼数量在10年间增加了17倍。”于是有了《自然的力量》中,湟鱼集结成群逆流而上的震撼景象。

    并非所有的拍摄经历都令人愉悦和欣慰。为了拍摄鸟中之王金雕,摄制组在天山以北的一处悬崖连续蹲守12天,记录金雕的成长。10天后,当他们再去拍摄小金雕出巢时,意外发现两只小金雕不知所踪,巢里只剩一只金雕的细爪,山腰处一个还有残余饮料的饮料瓶,显得格外刺眼。摄制组看到金雕妈妈还立在高处,四处张望找寻自己的孩子。李文举说:“在野外拍摄,我们不怕遇到飞禽走兽,最怕遇到的就是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出现在这里有何目的。”

    在云南普洱拍摄野生亚洲象时,险些遭遇象群冲撞的王路对此有更深的思考:“野生动物之所以攻击人类,是被逼到没有退路时的应激反应。”

    2015年4月,摄制组刚到普洱,还没开始拍摄,就听说不少当地人象冲突的故事,有蕉农上山收芭蕉时,被象群追赶踩踏致死。为驱赶象群,村民时常随身装备一种名为“麻雷子”(当地人驱赶大象的一种爆竹,声音响,威力大)的“武器”;每次象群一出现,村里广播站都要进行全村播报。

    为拍摄象群在山脊上行走的镜头,摄制组冒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架上机位。正等待对面山包的象群出现时,王路突然听到一声“跑”,身旁的同事一溜烟跑了。一回头,他看见3头巨大的成年象冲出山顶,带领象群向他们扑来。“人类居住的地方逐渐侵占了象群的领地,他们没地方去,就溜达进人类生活地域觅食活动。”

    导演刘宁宁一直相信:“动物是能感受到人类的善意的。” 在浙江中部沿海铁墩岛拍摄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中华凤头燕鸥全世界种群数量不超过50只。一次,燕鸥父母外出觅食时,十几只还不会飞的小雏鸟受到天敌惊吓,掉入石缝中,摄制组发现后立马将雏鸟从石缝中救出。刘宁宁说:“平时我们只要靠近鸟群,就会有大型的凤头燕鸥在我们头顶做俯冲姿势示威,不让我们接近,但那天我们走近它们时,没有一只燕鸥对我们表现敌意。”

    《自然的力量》播出后,很多网友留言称:“在片子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原来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世外仙境,这和我所生活的雾霾城市真的在一个世界吗?”

    李文举理解网友的疑问。在他的工作室里,巨幅中国地图占满了整个墙面,地图上记录着5年来所有的拍摄路线。蓝色记号笔勾画出走过的路段,红色记号笔圈出了一个个拍摄地点,笔迹遍布西、北、南三个方向,而在城市和人类活动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唯有鄱阳湖的位置画了个红圈。

    张海龙提到,他们在制作这部片子时,找到了对中国自然环境现状的信心,也希望能树立大家的信心。“在城市之外,穹顶之下,还有一个人们前所未见的美丽中国,野性中国,面对雾霾也好,环境污染也罢,不应去抱怨,而是主动行动,做出改变。”

    质疑声同样也伴随而来。“画面太过抖动”“感觉故事结构前后不连贯”“没有英国广播公司(BBC)拍得好,水平差很多”……

    李文举回应:“我们与BBC存在一定的差距,用BBC制作1集纪录片的经费拍了6集,观众能把《自然的力量》与BBC相比,本身就是把我们放到国际高水准的层面上来看这个片子,这个评价已经很高。”

    李文举知道,国际上有些自然类纪录片为了丰富故事结构,会采用动物园驯养的动物进行摆拍。他们大可以效仿这种方式来完成《自然的力量》,镜头效果也会比现在好很多。“我们不能给大家看一个马戏表演,而是想呈现一个原原本本的中国。”

    据李文举说,《自然的力量》最终所有的拍摄素材加起来超过70TB(1TB=1024GB——记者注),用在片子里的比例约为200∶1。

    “古时候的天地现在还有,古时候的日月现在还有,古时候的山河现在还有,古时候的人现在不见了。”在纪录片中,一首选自云南白族民歌的插曲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编导原媛说:“即便时间在推移,但是自然力没有变。”

    《自然的力量》第二部已经开始计划筹拍,李文举说:“希望下一次,我们能记录下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美丽,希望那时候,每个人抬头,可以看见更多的蓝天和星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7日 05 版)

寻找自然的力量
让一切平实自然活在真实而不是正能量剧本中
一周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