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哈尔滨,夜里的温度仍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
在北京工作的哈尔滨姑娘刘畅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这两年春节,她们全家都在三亚团聚。近些年来,候鸟式来去的东北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春暖花开时还会再回到东北,而有的人离开后就不再回来。刘畅说,等父母彻底搬去海南,她回东北的机会就会更少。这座抚育她成长的城市,以后只能更多地在她回忆里出现。
刘畅的父母就在这座城市长大,父母的高中同学大多留在了哈尔滨,而她的高中同学,留下的比例远低于父辈。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黑龙江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基地,然而,哈工大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工院”)常务副院长付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由于东北恶劣的气候条件,与一线城市及南方城市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不少青年教师选择南下。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东北振兴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2月18日下午,在第二届北京大学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首届资源型城市市长论坛上,东北发展中遇到的人才问题,也成了热点话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黑龙江资源型城市11个,支柱产业全面过剩,近年来民间投资急剧下行。东北经济下滑表现最严重的是辽宁,“面临转型的火山、融资的高山和市场的冰山”。尽管老国企多,转型体制难度大是公认的“东北病”,但辜胜阻认为,东北不只存在体制机制的障碍,“还急需激活人才机制,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如何留住人
发展要先留住人。
曾任哈工大科工院副院长、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以下简称“工研院”)的付强,十分清楚现阶段人才的变化对未来产生的影响。2005年,哈工大一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南下去北京,现在不少人已经是业界的骨干,甚至一度在某重点高校计算机系成为核心力量。
只是,当时哈尔滨和其他城市发展速度的差距还没有这么大,所以初期的流失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今回头看,付强认为,2005年就是所谓“东北塌陷”的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人才流失在某一段时间里比较严重。“就吉林大学来说,过去一段时间里流失的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211’大学了”。
此前,有声音提出“东北人才每年流失180万”,国家发展改革委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三省的常住人口是1.095亿人。和2000年相比,东北流出了280万人,流进了100万人,即10年净流出180万人。这样的人口外流规模和比例与中西部一些省份是相近的。在东北流失的100多万人口中,高端人才和生产线上的骨干力量占了相当一部分。
如何留住人才?首要的应是提高待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4年,黑龙江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44036元,在全国仅超过河南的42179元。北京和上海都超过了10万元。当年黑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04.39元,是上海的37.9%。 2015年3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共同发布的《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以及市(地)以下急需紧缺人才的事业单位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合同的,用人单位按照分别不低于3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市、县财政补贴支持。
一位在东北某高校负责人才工作的领导说,东北重点大学骨干教师的待遇,和一些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相比不具有竞争力。据他了解,一些重点大学的骨干教师,年薪可以达到60万元左右。付强表示,学校已经对提高教师待遇作出了计划。实施后,哈工大骨干教师的待遇将达到国内重点大学的中等偏上水平。这一部分教师的比例大概是500~600名,占全体教职人员比例的约20%。
如何为年轻人创造土壤
然而仅提高待遇还远远不够。
付强说,年轻人大多还是将事业作为人生的第一大事。有了事业,就抓住了年轻人的痛点和生活重点。他说,年轻人想有一番作为,并不是给的待遇高了就会驻足,而是要建立他们对发展的信心。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智慧工厂事业部总经理白相林介绍,哈工大为教师提供了创新创业岗,有别于教学岗、科研岗,该岗位旨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如何为年轻人在东北创造出一番适合创业的土壤?这个想法在东北的大环境下想落地成形并不容易。行政机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落后等,让许多创业者望而却步。
一些年轻人曾向付强抱怨,工商税务管卡压,办一个企业往往要拖上一个月。他们听说,在南方,政府在评估完项目后甚至会安排专人配合企业落地。
付强说,工研院的工作重点,就是为引进的人才做“项目经理”,帮助他们在黑龙江落地生根,做大做强。付强说,下一步,哈工大的计划是将本校的老师推到更多更大的平台上去,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与工研院和科工院让人才走进来的思路互为补充,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用走出去的方式和人才打交道。
白相林介绍,“走出去”的步伐与东北的大环境有关。哈工大试图主动参与到企业淘汰过剩产值、改变经营模式的过程中,但发现一些企业的意愿并不强。不少企业说:“我们产值够了,还投入干吗?”
依托哈工大的科研力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积极“走出去”。他们将研发的“大脑”留在哈尔滨,但在深圳和其他地方甚至海外,建立了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白相林说,这是为了确保集团能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即使人才不愿意来东北,当地也有落脚点让他们为集团服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长徐建国曾在科技部任职,他坦言,在七台河市当市长,他的落差可能是最大的。他说,在科技部负责了一段时间中西部开发,发现西部这两年发展很快,却没想到黑龙江的发展比较慢。
“人才不够怎么办?用新的观念来引才,我们可以到北大、清华去招一些有志于在贫困地区发展的硕士、博士。”徐建国说,近期七台河将和首都的一些高校展开专项人才引进沟通会。徐建国同时为七台河打起了广告:“我们七台河地方很小,但是我们的体育(很棒),全国有一半的短道速滑冠军出自七台河。”徐建国说,他们希望发展旅游体育文化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许多人也表示在吸引人才方面,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东北某高校的一位负责人说,有些人才政策,东北得到的条件还不如西部。例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根据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项目特聘教授人选年龄要求为:截至2016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选不超过45周岁(1970年1月1日后出生),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不超过55周岁(1960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西部(含赣南、湘西、恩施等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年龄放宽2岁至47周岁和57周岁。而东北地区则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一名老师在46岁时选择离开他所在的高校,去了云南一所非985高校,因为云南高校承诺他,只要他在学校服务5年以上,就将他推荐为该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而在哈工大,他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相比于前10年的流失大潮,付强感到这两年,人走得反而少了,甚至有回流的现象。不过就整体来看,留住人才还是他们面临的最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