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军学院网站2月6日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日本防卫省、美国海军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首次利用舰射“标准-3”BlockⅡA导弹成功拦截一枚中程弹道导弹靶弹,“标准”-3 BlockⅡA导弹预计2018年部署。这是近年来,美日加强亚太地区反导联盟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试验的“标准-3”导弹是美国“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美国目前已经部署了“标准-3”Ⅰ、“标准-3”ⅠA、“标准-3”ⅠB三种型号的拦截弹。2002年以来,以“标准-3”导弹为主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数十次拦截试验中取得了超过80%的拦截成功率。而新型“标准-3”BlockⅡA导弹则采用改进型的动能拦截弹头,增强了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提高了拦截概率,扩大了防御区域,能够更加精准地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和部分洲际弹道导弹。
美日在“标准-3”导弹试验上的合作只是美国构建亚太反导体系的一个缩影。早在201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就宣布要构建亚太反导体系,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就是两个三边联盟,即美日韩、美日澳联盟。日本是联系这两大联盟的关键环节。特别是美国确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日本自卫队也提出要研究引进“萨德”系统。日本防卫省官员强调,日本引进此类新装备,不只是对日本防卫能力的一剂“强心针”,对美日韩联盟来说也是“有力的选项之一”。因此,反导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密切美日联盟关系的体现。
美国与日本联合构建反导体系始于1993年围绕联合研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问题展开的谈判。此次谈判确定了两国建立以海基“宙斯盾”系统和陆基“爱国者-3”系统为核心的反导体系。2005年,日本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合同,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6艘“宙斯盾”驱逐舰升级为具备反导拦截能力的新版本“宙斯盾”军舰,配备“标准-2”末端反导拦截弹和“标准-3”中段反导拦截弹。同时,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通过战术数据链在“宙斯盾”军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同年,日本也开始引进“爱国者-3”系统,至今已在全境部署了16部。
此外,美国分别于2006年和2014年在日本北部青森县津轻市和京丹后市美军通讯基地部署了两部可移动X波段雷达,为“宙斯盾”系统提供早期火控支持,从而实现尽早拦截和多次拦截。
为了更好地提高多国联合反导的效果,美军太平洋总部于2014年10月1日仿照欧洲总部的模式,成立了太平洋一体化防空反导中心,旨在提升美国及多国联合部队在太平洋地区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及其盟国在亚太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战术目标,是保护美国亚太前沿部署资产、加强联盟的互操作能力、创建联合指挥体制和促进数据共享。
实际上,美日构建反导联盟体系的目标有“明”有“暗”。日本防卫省武官最高领导、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2月16日召开记者会,就朝鲜2月12日发射的新型弹道导弹“北极星2”号介绍说,该导弹使用了固体燃料助推器,发射机动性得到改善,“技术逐步提高,威胁度正在切实增大”。日本《产经新闻》在2月7日报道,中国火箭军公开了东风-16型中近程导弹的部署训练情况,该型导弹可以瞄准位于第一岛链上的美军基地和日本本土。美联社的报道也称,东风-16导弹在中国军队的武器库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就是覆盖“第一岛链”。
美国华盛顿国会研究服务部导弹防御专家斯蒂芬·希尔德雷思就表示,美国在亚洲地区建立反导系统的假定目标是遏制朝鲜的导弹威胁,“可实际情况是我们还从长远角度关注房间里的大象,也就是中国”。(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