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没过完,社工李小菲和陈江龙就急匆匆地奔赴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中贺勐村,为今年即将在这里开始的项目点做准备。
与此同时,在沧源县的另一个村勐卡老寨,国内第一部“社工”题材的电影正在拍摄中,电影中的社工原型就是李小菲。
“许多人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社工的作用,但是李小菲他们用多年的工作证实,社工对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保持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云南连心”)理事长向荣说:“社工通过服务凝聚社区民心,人心凝聚的力量也是GDP。”
社工为山寨带来了活力
到达中贺勐村村委会,陈江龙从车上卸下塞满后备厢的蔬菜和肉,“到村子驻点,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
陈江龙和李小菲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微笑阳光·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职社工。两人都是当地佤族人,他们深入乡村服务没有语言交流和民族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3年前,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李小菲,受云南连心“三区计划”选派,来到沧源县勐董镇刀董村。
“三区计划”是由民政部2013年开始实施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受灾人员为重点,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同时为这些困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云南连心将沧源县的社工站设在了刀董村的南源小学。
刀董村是一个与缅甸接壤的佤族村寨,外出打工的村民较多。在最初的3个月里,李小菲和陈江龙在村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村串户,摸清了每家每户的生计状况和需求,建立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档案,并对其中一些特别困难者进行救助。
社工站在学校建立后,社工们从陪伴留守儿童开始,依托社区、学校建立儿童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日间照顾、文化娱乐活动、课业辅导等课后服务,减少他们的安全隐患,填补他们情感缺失的空白。
3年来,他们服务当地儿童约2000人次。在此期间,他们逐渐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像瓜藤,开始摸到的是尖尖,慢慢深入才是问题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留住农村青壮年”。
然而,他们却并没有直接从发展产业开始。
“社区的内生动力和社区本土资源的分析与盘活,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李小菲说,“社区资源不仅是指资金、物资等,也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社区历史、族群文化、生产生活技术和人力资源等非物质资源,社区资源的盘点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新认识社区,培养社区自信和行动力的过程。”
陈江龙也认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之一就是社区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并不一定是经济能手或家族头领,生产、劳动、文化领域中都可以找到男女老少不同的人才”。
果然,他们发现了6名能干的妇女。在社工站的鼓励下,她们组建了两支分别由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组成的文艺队,用歌舞来讲述历史和关注社区妇女发展、儿童保护等问题。社工站还协调资源为文艺队提供了4000多元购买音响、乐器等设备。
文艺队组建以来,吸引了当地大批留守妇女的参加,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村寨更有归属感。
在刀董村工作了一年后,经过走访、调研,李小菲他们了解到,畜牧业一直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于是他们向村委会提出了成立养鸡合作社的想法,经过多次村民大会后被通过。
“刚开始只有7户村民参与,到现在已经有80余户了。”陈江龙说,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县民政局和县畜牧局资金、物资、技术的支持。由于养鸡业投资小、规模小、见效快,产品供不应求,不仅在周边乡镇销售,还卖到了缅甸。“去年合作社销售毛收入65万元,为社员平均增收近3000元”。
看到合作社的成效,5名青年不再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创业,其中还有一名大学生。他们和村里20多名骨干村民,成为村寨发展的主要力量。合作社不仅发挥了经济功能,也主动承担了一些村寨的公共事务。
“社区通过自身资源开发,让村民主动寻求改变,远比扶贫工作短期项目化更具可持续发展性。”陈江龙说。
在当地选拔和培养村寨儿童服务团队
“刀董村的扶贫工作没有从生计直接入手,而是从当地找到人才,社工站通过社区活动和服务来培养人才,以此来改善人和人的关系,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和互助文化的发展。”云南连心照顾服务中心主任兰树记认为,到位而不越位,帮助村委会挖掘和培养当地人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精准性、专业性和持续性。
这也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妇女儿童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工作多年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站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们运用家园现有的人力、技艺、文化等,团结起来为家园的孩子工作。”该中心负责人龙思海常常这样对人说。
他们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选拔和培养村寨儿童服务团队”,为孩子提供就地就近的支持。
从2015年以来,该中心在云南省妇联的支持下,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妇联、贝叶书院、曼勐养村委会合作,在曼行、曼远村小组搭建儿童之家,整合民族、村寨资源,形成了由傣族青年、基层(村级)妇联、村组干部、民政、司法、儿童社会工作实践工作者、律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提供支持。
为发挥民间老艺人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他们在曼行、曼远村组建了由村干部、村里的老人参加的12人支持团队,为当地孩子提供长期、就近的支持和照顾。
这些孩子在得到陪伴的同时,也学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目前,他们学会了傣舞、傣拳、象脚鼓、傣文、剪纸,其中有两个孩子已成为鼓手。
在被森林覆盖的温暖美丽的勐海县勐阿镇,7个村民委员会建立了儿童之家或儿童流动跟进服务小组,成员都是当地妇女。在这些居住着拉祜、傣、哈尼等少数民族的村寨里,妇女小组在农闲和周末时,组织孩子看书、讲故事、打篮球、夹玻璃球、画画,逢年过节还与孩子一起跳舞、唱歌、包饺子、包粽子、煮汤圆、打陀螺、拔河、美化家园、照顾孤寡老人。
妇女小组的阿依说:“我们努力将政策从纸上落实到孩子身上,帮助儿童争取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
在妇联、村委会、社工等多方的帮助下,他们将精准扶贫与儿童照顾相结合,比如村委会干部包组,党员与留守儿童家庭挂钩等。他们还联系相关部门,发展地方产业,创造儿童的父母在附近企业打工的机会,让儿童获得父母的照顾。
看着那些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孩子所具有的热情、礼貌和纯真,龙思海感叹道:“孩子是村寨的未来。用我们傣族人的话来说,一个生机勃勃的寨子是会发光的。”
“农村是最需要社工、社会组织服务的地方”
为了拍《米花之味》,导演鹏飞与李小菲他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
《米花之味》讲述了一名留守儿童与母亲在社工的帮助下重塑母女关系的故事。鹏飞把社工在村寨的工作展现在了电影里。
“他们长期被家人误解,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多管闲事。但社工是真心在为村子里的人服务,我们看到了当地人从不了解到慢慢接受的过程。”鹏飞说。
尽管在村寨的工作像走过的山道一样,崎岖而艰难,但李小菲笑说,“比几年前刚开始做社工的时候,条件好了不少。”
此次来到中贺勐村,虽然对“社会工作”的职能不太了解,但中贺勐村村委会很支持陈江龙和李小菲的工作,专门给两人安排了宿舍和办公地点。
当刀董村项目暂告一个段落,为推动社工组织和扶贫项目的本土化,使村寨能在资金结束后持续运作下去,2016年6月,李小菲和陈江龙在相关部门和云南连心的支持下,注册了“微笑阳光·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继续在当地开展工作。
然而,目前对他们来说,比融入当地更难的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
“社工人员远远不够,刚招聘的两名社工,签约工作时长是根据项目运行的时间来定。”李小菲说,“农村是最需要社工、社会组织服务的地方,但目前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大多在城市设立并发展。”
令人振奋的是,2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之一就是要向社工、社会组织打开大门,将适合群团组织承担的乡镇服务管理职能依法转由群团组织行使;乡镇政府“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购买其服务。
“《意见》的出台对于培养本土化社工机构、公益组织意义重大。”向荣说,这些要求将给乡镇政府和乡镇干部的思维带来转变,让社工、社会组织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不仅要接触、接纳,更要协同、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6年,云南省共选派41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包括沧源县在内的30余个受援县,开展社区、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灾害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受援地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30人,发展培育民办社工服务机构30余家。
“作为年轻一代的民族社工,他们在少数民族乡村的实践,为今后更多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工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