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铁路青工祁建光曾收到两份改变自己命运的通知书:一份是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是父亲祁文江脑梗塞的诊断书。
祁建光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的一名铁路青工。他每天除了要负责检测制造高铁箱梁用的各种原材料,还要照顾因患脑梗塞而偏瘫的父亲。
早晨7点,祁建光要起床为父亲熬药、换衣服、擦脸、喂食;中午12点,祁建光在单位食堂打包好两份饭带回家,先喂父亲一碗,自己再吃另一碗。饭后,他用仅剩的1个小时帮父亲清洁完身体后再去上班……
1990年,祁建光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小村庄。两岁时,他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一个人、两亩地,成了祁建光生活的全部依靠。2007年,刚上高中的祁建光发现父亲的双腿抬不起来,口齿不清晰。2010年,不满20岁的祁建光在入学前夕收到了父亲的脑梗塞诊断书。
“我的病情还能控制,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祁文江一次次叮嘱祁建光念完大学,并托人办了助学贷款。祁建光上学的费用,都是父亲找亲戚东拼西凑而来的。
2014年,祁建光进入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石济高铁项目担任试验员。2015年,祁文江的脑梗病情加重,完全不能走路,生活无法自理。从那时候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成了祁建光生活的全部。
带着父亲建高铁的祁建光,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试验室,晚上最晚下班。”祁建光的同事孙捷说。仅仅两年,祁建光已成为郑阜项目尉氏制梁场试验室副主任。
伴随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祁建光参与的铁路桥梁建设项目连续不断,而支撑父亲生活的工具,却从拐杖、轮椅,变成了床。不管到哪里,祁建光都会就近租间平房,方便父亲坐着轮椅在院子里自由移动。短短的路程连着工地和家庭,祁建光用瘦弱的肩膀背起属于国的速度和家的温情。
平时,躺在床上的祁文江总是爱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周遭的一切,由于腿脚无力,口不能言,祁建光只能凭借祁文江的眼神与手势去理解他的含义。“父亲把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我深知这其中的辛苦,这么多年,我从没有见他流过泪。”祁建光说。
在祁建光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更不愿给儿子添麻烦,祁建光也比别人多了一份独立与自强。大学四年,祁建光曾三年获得国家奖助学金;为减轻家庭负担,他还勤工俭学,餐厅服务员、货物搬运工等兼职,他都做过。
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授予的“铁大最美学子”到共青团鹰潭市委授予的“2016年度鹰潭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市总工会颁发的“鹰潭市五一劳动奖章”……祁建光获得的荣誉源源不断。
“作为一名普通的90后员工,祁建光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有力地证明了90后充满正能量,大有可为。”2月21日,在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的祁建光全国事迹报告会上,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党委书记王荃荃这样评价。这是祁建光在全国高校系统举行的首场事迹报告会,他的母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将是全国高校巡讲的第二站。
就在巡讲4天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郑阜高铁项目部为他举办的“祁建光同志命名表彰大会”上,这个身高一米六几、体重不到95斤的小伙在现场向四面弯腰鞠躬,表示感谢。“带着爸爸过,守候完他的一生,尽一尽为人子应尽的义务,我做的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只不过多了一份坚持和守候。”他在演讲中说。
演讲结束后已是中午12点,祁建光依旧从食堂带回两份饭菜,回到父亲的病床前。
祁文江睁大双眼凝视着眼前的儿子,用力抬起头,将祁建光喂来的食物嚼碎咽下,然后侧着头继续望着他。在祁建光看来,这一幕幕正与20多年前父亲照顾自己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