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后示范”时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黄达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03日   02 版)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高速发展是在“示范校”“骨干校”建设时期。很多管理者甚至觉得,在“后示范”时期有点迷茫。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误读。

    国家层面提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省一级提,到了地级市、县级市(区)也提,甚至有个别高职院校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越往基层,就越会感到他们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理解成办学层次的提升,反映了基层对于高层次学历教育的追求。当这个目标难以实现时,就容易感到迷茫。

    笔者认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把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融通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就业导向,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石。

    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误读是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中、高职协调发展解读为中、高职衔接,其中又直接关注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比例或者高职的生源有多少来自中职这两项相关联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比例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职业教育有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以升学为导向的趋势。

    不可否认,在中国“学历社会”的国情下,以升学为导向对于增加中职招生吸引力、保持普职的一定比例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过分强调中、高职衔接,特别是强调提高应届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违背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不能只站在学历教育的角度,办成升学教育,职业学校不能靠升格来谋发展,学生不能只靠提升学历来谋前途。不能用普通教育标准来举办、组织和衡量职业教育。

    在面对“职业教育断头路”的问题时,必须明确,打通断头路不是指打通职业院校升格的断头路。中、高职协调发展不等于中、高职衔接,更不是中、高职“直接”升学;高职院校升级不等于升格。

    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笔者建议:

    1.加强省级统筹的力度。职业教育受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影响较大,是否可以考虑由省级政府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自主设置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实施部目录加省目录(或者叫根目录加子目录)。

    2.将校企合作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校企合作既要靠法律、政策,更要靠共赢。在努力推动制定校企合作条例、明确企业责任的同时,也要强调学校对企业的服务。在校企合作方面,普遍反映行业协会所起到的作用不够明显,现阶段应特别重视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

    二、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当前的主流意见是应继续坚持大力发展,以筑牢职业教育的基础,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动摇。

    笔者在贵州毕节调研时看到,中职教育对于家庭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甚至家庭脱贫有着很大的作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还专门从初始就业年龄阐述了中职和高职教育保持合理规模的必要性。他认为,在一个人口大国里,精英人才是可以引进的,但是其所需要的工人、农民是无法引进的,最基础的劳动力不能靠引进。

    笔者也曾调研过黑龙江、江苏、福建等几个省的职业农民教育工作,看到中职教育在农村有着广泛的需求。

    就调研情况来看,“普职比大体相当”在地方上执行的情况并不理想,笔者建议:充分肯定中职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各地对此的认识并落实在政策上;对各地执行普职比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合理制定普职比充分论证。

    三、高职院校发展要有抓手

    在加大“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的投入问题。应该尽快启动“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

    一个具体建议是: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根据办学定位,将学校原有的各类平台进行整合,探索建立“服务某个具体行业或产业的产学研综合平台”。承担三个功能:一是学校服务于行业、产业的平台,主要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平台;三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平台。引导高职院校积极融入到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去。

    对此,笔者曾专门调研了数所高职院校。看到了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依托原有行业纽带和地方产业基础,将学校原有的技术应用中心、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进行整合,探索建立针对某个具体行业或产业的产学研综合平台,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笔者始终认为,不同学校综合平台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所有学校都可以在国家创新链条中找到相对应的位置,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四、要将职教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融通发展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让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给每一个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就业和深造之间多次选择,打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断头路”,最终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

    要树立起“职业教育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这种大职业教育的特征是非连贯性的教育,体现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教育。在学校,体现为做中学、学中做;在职场,体现为做一段、学一段。在这方面,广播电视大学具有远程性、开放性等特点,是终身教育重要的方面军。

    笔者建议:完善职业教育的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处理好教育主管部门与劳动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国家层面协调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引导各级广播电视大学重心下移,为地方服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

    (作者系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

黄达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3月03日 02 版

“后示范”时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5年 安排资金近1600亿元
第九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结果发布
西北农大博士用奖学金资助贫困生
食堂不但有“饭香” 还有“书香”
图片新闻
赵庄村风之变
如何避免儿童性侵悲剧
杭州楼市调控再次升级
中国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