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姐是我的一个不远不近的朋友,她在兼职做按摩器推销。过去两年间,我们见了3次面,她卖给了我脸部按摩仪、肩颈按摩器,最近的一次,她要卖我一台按摩椅。我终于拒绝了她。我吐槽这件事的文字被她看到,她很不高兴,致电我,说了很多话,我并不觉得都有道理。但其中的一句令我触动:“你不愿意,干嘛不早说啊。”
是啊,不愿意,为什么不尽早、清晰地让人知道?
我回思并反省了几次购买安姐按摩器的过程。
第一次,是欢乐聚会,她顺口提起按摩仪,我不觉得特别有用,但想是个小东西,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要用也用得上。没多少钱的事儿,买了朋友高兴就买了吧。
很显然,在这里,我犯了第一个错误。
在无可无不可的心态下,我随意地做了“可”的回应。这种回应,让安姐形成了一个基本判读,就是,我会对这些产品感兴趣,至少,我是个可以开发的潜在客户,她要在我身上下功夫。
好比相亲。第一次见面,明明没感觉,但条件都过得去,也说不出对方有什么不好。对方再一主动相约,就想,闲着也是闲着,见见就见见。
这种无可无不可的开始,往往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它不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主动选择,是一种被推着走的消极状态。如果相亲对象没有一丁点儿引发你好奇、想进一步了解,往后的见面,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你也不可能有慧眼、肯用心去发现他(她)的好处。这样的交往,基本就是浪费双方的时间,可能还有对方的感情。
在所有的拒绝中,及早地拒绝是伤害最小、情感成本最低的。被拒绝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种好的体验,但是,在对方还没有更深地卷入,更多地付出时间成本、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时候,被拒绝是相对容易接受的结果,放弃起来也没那么困难。在我们的人生选择中,最痛苦的切割往往是对沉没成本的眷恋不舍。
世界上不存在无可无不可的事情,做每件事都会有成本,一定要努力得到最好的结果,至少要在“对好结果有期待”的情形下才去做。如果一件事、一个人,让你生出“无可无不可”的念头,好的选择一定是拒绝和放弃,而不是被动接受、忍耐,直到厌烦的那一天以超出你预期的速度到来。
我没有执行“拒绝要趁早”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调高了安姐的期望值。
和“拒绝要趁早”一样重要的,是“拒绝要直接”。这是我在跟安姐的推销摩擦中犯的第二个错误。
安姐第二次要我买肩颈按摩器的时候,我已经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买。我在和她的对话中一直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措辞,极尽委婉,但是,她听不懂,或者说,她压根儿不想听懂。最后,为了不伤及朋友颜面,我还是勉强买下了。
高效的拒绝,就是直截了当的拒绝。过多地考虑体面,往往就损失了果断。模棱两可优雅婉转的语言,很容易导致半推半就的效果。
婉拒这种事,想要成功,只会发生在对方愿意听懂,并且和你的得体程度相当的情形下。
一般来说,我们会本能地回避被拒绝的体验,如果再加上一点不甘心,一点对利益的追逐,你的委婉没人能懂也就很正常了。
在第二个错误的同时,我犯了第三个错误——反复,不坚定。
我明明已经不想买了,也试图拒绝了,最后却还是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设置牢固的界限,底线既明,分毫不让。反复是最糟糕的,它会诱使人重生希望,以为再加一把劲儿、再烧一把火,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相信在我婉拒的过程中,安姐一定体察了我的心意,但你不还是买了吗?这说明,你是可以被说服的,只要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拒绝中的反复拉扯,是对双方的消磨。在拒绝的时候,面冷心硬是最慈悲的样子,手起刀落是最痛快的了断。一切拖泥带水、期期艾艾,仿若温情犹在,心存不忍,都会误导,让对方生出绝处逢生的期冀。要知道被吊着、等待的苦,远过于彻底的无望。早死早托生,早绝念早转向。
拒绝只需要坚定,不需要理由,准确地说,不需要给对方解释。因为拒绝所带来的愧疚感,我们总是希望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解释,好像讲清楚为什么,就会让对方和自己都舒服一些。
这是一种不切实际、自欺欺人的幻想。有些真实的理由,是说不出来的,比如,你就是不喜欢他,受不了他靠近的气味。有些真实的理由,说出来会更“伤”。他品格中的瑕疵、甚至生活习惯上的细节,正好是你不能容忍的地方。于是,就纠结于一些漫无边际的理由,而编造的、虚浮的理由,从来都有欠说服力。
我在第三次回绝安姐时,说家事缠身、无暇见面,又说孩子放假在家,不能脱身,结果呢?她直接杀上门来了。借口通常就是如此无力。
提出要求的一方,往往在自己的逻辑里是自洽的、甚至是滴水不漏的。你拒绝的理由很难破空而入。如果陷入辩论和说服状态,让对方觉得有讨论的空间,有努力的余地,你就有动摇的可能。
所以,拒绝,只需要简单回应,不必附赠长篇解释。
其实,接受拒绝是一个可以训练的过程。
我女儿两岁的时候,喜欢坐有音乐的摇摇车,一次投币1元的那种。有一天,她奶声奶气地跟我聊天,说,跟妈妈出门,坐摇摇车只能坐一个,跟姥姥能坐两个,跟奶奶,想坐多少坐多少!
那么小的娃,都清楚地知道什么人、什么情况下是会被拒绝的,什么人、什么时候是予取予求的。对每个人的底线,小心思里明镜儿似的。长期训练之下,就不会去提明知会被拒绝的要求。
习惯了的被拒绝,比突如其来的拒绝好接受得多。人际相处中,让更多人明晰你的底线,了解你是一个会拒绝的人,反而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拒绝的情形,降低这个频次。
为什么有些看上去不那么好说话的人,反而比老好人的你,拥有更简单的关系,甚至更好的人缘?因为他们界限清晰,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而他们周遭的人,也熟知并且接受、习惯了他们的行事方式。在提出要求之前,已经自动权衡过各种可能,小心回避,不轻易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
感情中的试探、想进一步,更是如此。你的姿态,往往决定了对方敢于往前踏多少步。死缠烂打、愈挫愈勇的事,多数只发生在那些玛丽苏的小说中。现实是,多数人在情感世界里,会有自尊心,也会有自知之明。有面对拒绝的心理准备,也有小心试探、规避拒绝的心理建设过程。
拒绝的姿态摆得端正,趁早防范那些不想答应的事,别让大家走向尴尬,可以为我们维系住很多美好的关系。
周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