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答好双创教育“四问” 撑起创业梦想天空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探索创业教育实践展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09日   07 版)

    “高职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双创教育?怎样将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为创业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创业好点子落地校园需要怎样的扶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直面这四大问题。自2005年开设创业课程以来,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课程,大赛,实践,孵化”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支撑起实现创业梦想的天空。

    创业+专业 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创业课程体系

    “学生有什么样的专业特长,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学院各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从2005年起就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专业层面,各专业围绕“专业群”建设,打造适合本专业学生所需的“创新创业培训课堂”,以专业方向确定创业方向、以知识技能提升创业能力、以创业课程培养创业意识,将市场营销管理、项目管理等创业技能、企业经营类课程,嵌入到专业课程中。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创业培训课堂不是简单地教授学生企业创办的流程,而是更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引导时,更侧重于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创业团队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看到自己的潜力。信息物流系的2015届毕业生盛向南至今还能记得他在创业课堂上课的情景。创业课堂上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市场调研,做项目可行性分析。创业指导老师会同他们一起研讨创意思路,论证操作方法,还会运用沙盘、创业软件模拟演练体验公司运营。这种“既烧脑,又好玩儿”的创业课堂让他们以一个经营者、管理者的视角直观感受创业全过程。创业课程结束时,他和他的团队做出的创业项目进入学院创业项目遴选的蓄水池,也为参加院级创业大赛和创业孵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针对创业萌芽期、实践期和孵化期不同阶段学生需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每年举办涵盖创业意识培养、寻找创业项目、创业资源积累、时间管理、社会沟通、创业法律法规等主题的“启航计划”系列讲座活动,不仅播撒了创新创业的种子,也引导学生理性创业。同时学院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业训练营、创意集市、跳蚤市场、创业沙龙、创业英雄汇等。学院还组织创业团队积极走出去,参观校友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展览,参加行业论坛,开阔了视野,深化了对行业的认识。

    热情+行动 三级大赛提升项目竞争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每个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几乎都参加过“财贸杯”创业大赛,他们在创业课堂上产生的“好点子”,都想在创业大赛这块试金石上得到印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从2005年就开始举办“财贸杯创业计划大赛”,并且对接市赛、国赛,形成“校赛-市赛-国赛”三级赛事选培模式,通过创业培训课创业项目收集,创业计划大赛申报遴选,创业导师全程指导、校外行业专家评选,帮助优秀项目脱颖而出。通过三级赛事的锤炼打磨,有力促动学生创业项目竞争力的提升。学院在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上,学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以及大赛校级优秀组织奖。2016年再创佳绩,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国际商务专业的谢庆涛和他的创业团队就是经过三级赛事,一路闯关,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2014年5月谢庆涛和三个小伙伴开在校园建起了“丝绸友递”校园货栈,解决了快递包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在“财贸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创业团队,被学院推荐参加市赛的角逐。在项目指导教师于继超、滑锡林的指导下,他的项目更加成熟,从单一快递业务,到整合校园周边邻商资源打造“物流+电商”运营模式,2015年“丝绸友递”微信平台上线运营,覆盖了三所院校,粉丝12000人,在2015“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上,“丝绸友递”项目荣获了金奖。经历了市赛的打磨,团队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创业训练营和义乌考察等活动,谢庆涛和他的团队视野更加开阔、创业思路更加清晰,在市场竞争中打出“物流+电商+大数据”组合拳,2016年更是拿下了“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的殊荣。谢清涛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经历过大赛磨练的项目才更有含金量”。

    指导+实践 “三师”指导创业实践基地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除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外,还建立了创业实践基地,分布在图书馆、食堂、教学楼等师生集中地带,方便服务师生的业务开展。创业实践基地实行“三师制”指导实践,即项目师长带领学生实践创业项目;校内创业指导教师对项目成员开展专业指导并对项目整体把控;校外创业导师对行业规范、市场现状及实际项目运营方面予以指导。在“三师”指导下的创业实践实现了创业教育“做中学”。学生在“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创业成功率。

    焦菲菲是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两岸水吧”创业项目的负责人。焦菲菲最初拿出的创业计划书并不是“两岸水吧”,而是在校园内开茶馆,后来在赵凯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团队对各高校校园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师生群体对蔬果糕点、特制饮品有较大需求、市场拓展潜力大。曾经参与筹建台商研究中心的她对台湾岛内风土人情和台湾特色产品比较了解,萌生了在校内开“两岸水吧”的设想。她们调整了经营方向,将市场定位为“情系两岸文化、根植生态有机、引领时尚潮流、面向五彩校园”,随后他们不断完善创业计划书,剔除了过于理想化的内容,使创业计划更加切合实际。“两岸水吧”已经在校园内经营3年了,很受师生欢迎。作为第一代店长的她已经毕业并且在校外自主创业了,但是“两岸水吧”作为学院创业实践基地仍在运营,而焦菲菲作为创业实践基地的“三师”之一,经常回母校与项目成员沟通交流,分享经验。2016年从这里走出的第二代店长邱樊在四川省达州市开办了“两岸水吧”连锁店,目前第三代店长王亮亮和他的创业伙伴们经营着校园“两岸水吧”,他说现在的创业实践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经验积累,他想走出校园后让“两岸水吧”在北京的高校遍地开花。

    近两年内,我院创业实践基地项目成员中已产生3支创业团队。除项目主要运行团队外,校内创业实践项目近三年还招聘42名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生在创业实践基地兼职,使兼职岗位成为高职创业梦开始的地方。在校期间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方面都有较大提升,进入企业实习后对个人发展规划更加明确。2016届毕业生中,在校参与创业学生的择业观明显清晰,就业对口率、就业岗位质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支持+孵化 创业金点子落地校园

    经过创业课程、大赛、实践三个环节,学生创业项目得以优化,团队更见稳健。为了保证高职大学生创业效果,提高创业成功比例,学院每年定期组织校级优秀创业团队评审,针对项目开展情况提供资金、场地、导师、培训、订单等不同形式的扶持。同时依托学院产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发挥中心的法律服务平台、创业导师和企业专家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宣传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帮助创业大学生低成本获得社会资源,提供及时准确的行业信息、开展法律和经营策略上的咨询服务,利用学院社会媒体资源宣传推广高职大学生创业。

    近两年学院先后为13支团队提供资金支持,18支团队提供场地支持,19支团队提供导师支持,43支团队提供专业培训,4支团队提供校内订单支持,并通过校内评审为3支团队链接校外投资,4支团队入驻市级孵化园。实行创业学分机制,创业学生还可将创业实践代替企业“顶岗实习”,经过“三师”的指导和专家答辩评审获得相应创业学分。这些给力的支持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更加心无旁骛,让学生创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实践中结出果实。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校园内,打开手机便能全方位体验创业团队搭建的校园服务平台,感受到创业就在身边。

    “只要有梦想,人人是胜者”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一贯秉承的育人理念,财贸学子就是用自己的青春奋斗追逐着梦想,践行着“创新、创业”这一时代主题。

    张鑫,2014级工商管理系学生,研发新型节能环保的汽车发动机,实现导气活塞无衰减做功,较现有汽车活塞式内燃发动机节约能耗50%,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刁鹏奇,2013届信息物流系毕业生,注册北京利见达人文化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也已经成功孕育了两个品牌,均已成功申请注册商标。

    张洋,2014届广告艺术学院毕业生。组建团队开拓创业项目——VOCO时尚推广。2013年5月项目成功在中国人民大学展出,拿到了百万投资。

    柏国川,2014届立信会计学院毕业生,大二在招商银行实习期间拿到“实习生销售冠军”,2014年6月注册成立了北京金信宏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这些富有朝气的“90”后用实力回击了“90”后创新创业是否靠谱的质疑。目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有40多位毕业生独立创办企业,18支创业团队荣获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2016年学院获评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同年获得2016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称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09日 07 版)

53.9%受访者认为家乡重男轻女现象有所减轻
67.1%受访者期待在教育就业上实现性别平等
你想离开北上广深吗
答好双创教育“四问” 撑起创业梦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