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我所认识的“环一代”与“环二代”

李天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14日   08 版)

    按照“富二代”和“官二代”的定义,环卫工人的子女就该被称为“环二代”了。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我老家村子里,10多位乡亲以及他们的亲戚,大多在武汉这个大城市当环卫工人。说白了就是半夜起来扫大街、用板车(现在都改为小巧厢式汽车)往“台子”上送“渣滓”的职业。他们说的“台子”就是垃圾转运站,“渣滓”就是垃圾。有的一干就是30多年,他们的“环二代”有三分之一也干这个。另外的三分之二呢?我曾采访过他们,结论是:只想要父母今天的结果,不想要父母从前奋斗的经过。

    现在四五十岁的乡邻们,年轻时外出干这个是为了生存,而他们的子女有的读了高中,有的上过大学,也干这个,不知内情的人就难以接受了。其实,不要瞧不起这环卫工作,里面的“门道”还真不简单。暂且不谈“一人肮脏,换来万人清洁”、“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这些豪言壮语和大道理。就来说说他们的奋斗经过和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吧。

    我的侄儿李卫国,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种田种地有父母,插不上手,只好到武汉打工。那时建筑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有少数工地开工,也不要“愣头青”和年轻女子去做泥工和木工。李卫国只好在武汉某街道环卫所找到了“扫大街”的工作。尽管是23点后或是凌晨两三点开始工作,倒也轻松;尽管不体面,但熟人根本见不着;虽然工资不高(当时月薪120元),但工作之余还可以去捡拾一些“毛货”(废品)卖到废品收购站换钱,这些“外水”积攒起来,一个月倒是环卫所里发的工资的一倍甚至两倍还多。每次回家,他穿着光鲜漂亮——西装革履;率先用上了手机,抽的是“大中华”牌香烟;同村里的伙伴打牌,一人先给一张“四人头”垫底不要他们还。所有这些在村里给他争足了面子,乡亲们不相信他在城里是扫大马路的。

    后来他与在另一个环卫所同样是当环卫工人的农村女青年认识恋爱并结婚生子。鉴于他们夫妻俩都是环卫部门的职工,所里给他们分了房子暂时居住。

    在环卫所工作,一个月放4天假,每逢节日,还发放大草鱼、猪肉、橙子、苹果、食油、大米,雨衣、雨靴等实惠而又实用的福利,吃、用不完就带回老家让父母享用。表面上看,他们工资一点也不高,而靠自己勤劳搞的“外水”,旁人无从知晓。曾听一位环卫工朋友说,一天捡拾的“毛货”卖一两百元是常事。算下来,这一年的收入是老家一个乡、镇长工资的4倍还多。

    这“扫大街”“拖渣滓”,就是说出去不好听、不光彩,一个“扫大街的”!可他们的实惠所得,却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有的甚至改变了子女的命运。李红平和妻子徐翠菊比李卫国夫妇来武汉做环卫工作晚几年。第一次进环卫所干了大半年,他们觉得工资太低,又脏又不体面,还不愿意去捡拾“毛货”,靠着所里发的几百元钱工资过日子,当然不宽裕。于是,就辞去了工作。在广州、深圳转了一圈后,他们还是回到武汉,思来想去,在一个熟人的介绍下,他们又进了另外一个环卫所继续“男人拖渣滓、女人扫大街”的工作。这一回,他们铁了心,一定要在环卫所干出个人模狗样来,起码要多挣钱,回老家也好在乡亲们面前摆摆阔气。李红平晚上用板车拖运垃圾送到“台子”上转运,白天另外去找一份自由职业——“挑扁担”。“挑扁担”虽然是力气活,可容易挣钱。李红平有的是力气,百十来斤重的担子挑上7层楼或8层楼,50元一张的绿票子到手了。这几年他又有了新的业务:只接活,不出力,请人干。但环卫工的班照样上。妻子徐翠菊晚上在环卫所上班,白天给一个亲戚卖菜,后来自己又“单干”。这样,夫妻二人一年下来也挣了十七八万元。皆大欢喜,有钱了,把在老家上学的儿子、女儿接到武汉上学。

    每年春节和清明节他们“衣锦还乡”。腰包确实“鼓”了,左邻右舍东家一箱牛奶,西家一条“黄鹤楼”牌香烟。在村里人看来,在武汉搞“环卫”,简直就是“捡钱”般容易。于是本村、周边村以及亲戚朋友去武汉干“环卫”“扫大街”的越来越多,形成家族式的环卫工人群体。

    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分别考取了武汉的大学。所里也给李红平夫妇分了房子,“五险一金”也买了。他们另外还买了一套80余万元的商品房,加上装修,花了近百万元。

    当我问他们的儿女:“你们愿不愿意像你们爸爸妈妈那样当环卫工人?”他们微微一笑说:“说真的,论他们创造的财富,我真愿意当一个环卫工人,论他们的劳动现场,我100个不愿意。”

    李卫国的堂姐和姐夫,在武汉当环卫工人已有26年。10多年前花16万元在县城买了一套房,今年在武汉又买了一套90余平方米的房子。他们的儿子在武汉娶妻生子,满口的“汉腔”。这个“环二代”,开始怎么也不想干环卫工作,经父母“现身说法”,亲身感受父母创造的“物质”财富,他们总算干了这项工作。

    “你们愿不愿意当环卫工人?”我问。

    他儿子说:“怎么说呢?如果只看‘钱’我愿意,如果看他们天天忙碌,我真不想干了,太苦太累了。”

    “那么,你们只想要父母劳动的结果,不想要他们劳动的过程,是吗?”

    她媳妇一笑:“哪个想吃那个苦啊?难道我们就这样与肮脏的土啊、灰尘啊打一辈子交道?钱多,谁个不爱?可就是没有人爱吃这些苦……”

    而他们的父亲说:“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不好搞,年轻一代不好搞……”

李天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14日 08 版)

从翠花到Macy都在操心这件事
考研复试那些事儿
田间地头望雄安
我所认识的“环一代”与“环二代”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