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与阿碳的会面,是从一句玩笑话开始变尴尬的。
“回去先把你身上这件衣服烧掉啦。”我对着一年未见的阿碳说,数落她的穿衣品位。这时距离我们碰面刚半个多小时,她终于无法保持微笑,连菜也吃不下去了。
阿碳长得黑,总用一种独特的步伐走路。她有许多特别的地方,然而那晚我只看到了一点,那就是在1988年出生的女生都被称做中年妇女的当下,1989年出生的她还是单身。
作为相识十年的朋友,我为她担心。我不想看她孤独终老。她有一双忧国忧民的眼睛,但可不可以先照顾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在她放下筷子生气的时候,我差点脱口而出说,“这都是为了你好”!就在此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变成了最讨厌的那种人——打着关心的旗号,向别人“施暴”。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不想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身边总会有这种“好言相劝”的人。就算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也只是起到了把爱变成负担的作用。
也许因为听的太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我复制了那些讨厌的思维方式和言语。那句把衣服烧掉的话,是别人曾对我说过的,而且当时我也生气了。唠叨着让阿碳多出去见人、多打扮自己、不要过于注重感觉的话,也是曾气愤地领受过的。
还记得一位长辈曾经恨铁不成钢般地对我唠叨了一个小时,因为他把我假设成一个寻找十全十美伴侣的人。然而这个假设就是错的,但他不听我解释,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责备我。我仍然记得当时那种气愤的心情——为什么要为一件自己没做过的事受委屈?
可是现在,在我“脱单”之后,又将这些语言暴力砸在一个老朋友身上,何其讽刺。
大概尴尬了十几分钟,阿碳面无表情地回应着我的话。原本让她赞不绝口的酸菜鱼,此刻像凶案现场一样,让人避而远之。想起去年我们的会面,欢乐的光景似乎还在眼前。那时因为上海降温,阿碳还把围巾给我围,自己却缩着脖子忍受寒风。是什么变了呢?
是我变俗了呀。在这个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像,这或许是人的自我保护吧!与别人一样,才不容易得罪人,才有“底气”。这种思维的从众比整容“撞脸”可怕得多,容易形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为什么非要占据道德制高点,强迫别人跟大多数一样呢?
在试图安慰阿碳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就先入为主,带着与多数人一致的胜利者的傲慢俯视别人,以为别人需要自己的帮助。
后来阿碳平息了火气,才开始跟我说她近一年的变化。原来她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摆脱了迷茫状态,并已经脚踏实地地朝那个梦想走去。我为她高兴,也自愧不如,此前还逮着她最心烦的事说个不停。她的内心独立,活得外圆内方,然而有多少人在外圆的时候,把内心也磨圆了呢?
她也在相亲。但是社会中对女性喷薄而出的压力,以及无法与相亲对象交心的状态,让她烦躁了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她学会了淡定。不结婚,不是不愿意结,不是要求高,而是确实找不到那个哪怕契合一点的人啊。
扫掉尴尬气氛后,阿碳与我讲起大学时的一段往事。因为她走路姿势比较特别,有人建议她这样走,另一个人又告诉她那样走,最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她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因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一首诗在此做结语再好不过了:我伸展双臂/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我摇晃身体/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会唱好多好多的歌/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