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是艺术?是数学?或者是一种哲学?终究是实用与美感的完美结合。空间、设计、景深……建筑学也与影像有着共通的基因。只要天才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之以精妙的规划,便有可能创造出杰作。
《西北偏北》
(美国 1959)
这部由希区柯克执导、加里·格兰特主演的电影也算是悬疑片的经典之作。不过,在今天的观众看来,最为惊叹的恐怕还是影片末段大反派居住的别墅。虽然片子拍摄的年代是在上世纪50年代,但这座峭壁边的悬空别墅即便放在今天也是颇有设计感的。而实际上,这种貌似先锋的设计风格可以追溯到更早的20世纪初期。
这座别墅是希区柯克借鉴了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作品的风格打造的,采用类似的室内装潢、材料和布景,与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颇有些神似。作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的赖特曾经是草原派建筑的代表人物,追求建筑的布局和大自然结合,使之与环境融为一体。如此看来,也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遥相呼应。
其实,在希区柯克的很多电影里,都可以看出他建筑师一般的才华。布景师出身的他在《精神病患者》里呈现的阴森小楼和《惊魂记》里设置的旋转楼梯都成为电影的经典段落。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美国 1994)
很多人对林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对于她的姑妈则几乎无人不知。作为林徽因的侄女,林璎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她的建筑设计作品遍布全美各地,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为她颁发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这部纪录电影则从她年少成名的故事讲起,展现出她令人叹为观止的洞察力。
林璎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和艺术天赋。1980年,年仅21岁的她所设计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方案被选中:这座纪念碑如同开裂的大地接纳战争中的逝者。她一时声名远扬,而此时的她不过只是耶鲁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之后,她还参与设计“民权运动纪念碑”。从战争到民权,从女权到种族平等,作为少数族裔的一员,她从不避讳美国的历史和政治性议题。
林璎说:“我的作品,来源于一种使人们能够认识他们所生存环境的单纯愿望。这种环境既包括他们物质上的,也包括他们心理上的生存环境。”
《未完成的空间》
(美国 2011)
这部建筑学的纪录片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课题。
1961年,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临时起意,指派了3位建筑师(一名古巴人、两名意大利人)在一个高尔夫球场上设计建造古巴国家艺术学院。他们恣情发挥创意,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设计,并把部分建筑付诸建造:火红色的主体外墙、加泰罗尼亚风格的拱顶,还有设计感十足的喷泉。然而,随着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该国的政治气氛大变,没有完成的艺术学院建筑就此搁置,虽然学校的教育一直在这未完成的空间里继续。
纪录片开篇,学院被荒草青苔覆盖、流水慢慢流过。这个让人误以为是古代遗留的建筑群却意外提供了绝美的视觉奇观。整部纪录片历时10年拍摄,也反映出了古巴这个国家时局的变迁和命运的流转。
《微型乌托邦》
(瑞典 2013)
“房子”意味着稳定的生活,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哲学,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成立。但是,人口日益增多、技术不断进步,流动的社会需要大概同样呼唤新环境下的住房。于是,片子里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便给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他们在人行道、屋顶、桥底下或是自然环境中打造理想的蜗居。丢掉所有不必要的东西,转型使用残旧的建材。墨西哥的艺术家甚至用再生垃圾创造出一个小花园;加拿大的艺术家更是让一件太阳能外衣变成自己的家,甘心当上了现代的游牧民族。这些设计者们以环保为出发点,试图告诉人们:更小巧的居住空间其实意味着更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