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修复搁浅的关系 是讲述我们共同的故事

张茵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21日   07 版)

    视觉中国供图

    一段关系受损,你可能想去修复,也可能想要逃开。

    虽然表现旷达的流行说法是:到了这把年纪,不想再迁就迎合谁了,散就散了吧!但曾经那么美好的一段经历结束,心里还是会疼。

    想要修复的关系,必然是值得你珍视的关系。善于修复关系的人,可能活得更为勇敢、真实、自在。而健康的关系其实是需要随时修复的。

----------------------------------------

    内心强大的人,更能主动和解

    和朋友、爱人之间出现矛盾,关系出现裂缝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关系能够立刻修复完好。但是,第一个浮现的问题可能就是:谁来修复?我们都希望这个人是对方,而不是自己。

    关系受伤,往往由事件引起,通常是双方之间发生了一件或几件事。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觉得事件当中“我”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所以我们可能会认为最佳的关系修复方案“当然是他/她能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恳切地道歉、真正改正错误,并做出让我满意的补偿,我就可以高姿态地接受”。

    可惜,事实很少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生。如果两个人都这样想,那谁会成为那个扭转局面的人?那就只能冷战下去、老死不相往来?

    “我对你错”不一定是事实,但坚守“我对你错”的信念却一定会妨碍关系的修复。

    为什么会那么不能接受“我”有错?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常常会觉得批评自己做的事就是批评自己——你说我做错了,就是觉得我是不称职的、不好的、不值得爱的……这是不能接受的——把事件、行为和自我(自我形象、自我身份)等同起来,而这恰恰是人们最常见的认知偏差。

    “我对你错”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关系的对峙。我们常常会认为,主动修复就是低头认错,是弱者的表现。而不少人想的是:我要做强者,不要当弱者、被欺负。

    有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修复关系。原因之一是,男权社会中成长的男性,觉得自己得做“强者”,这种自我认知让他认为自己应该始终占据上风、支配地位,即便是自己犯错也无法让自己屈尊道歉,或者主动修复关系,而当惯“弱者”的女性较少这种障碍。但随着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的女性越来越多地受男性社会潜规则的影响,在关系修复方面变得越来越被动。

    可惜,这只是另一种认知偏差。

    谁才是真正的强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什么人容易将主动修复关系曲解成“我是错的、我是弱者”?正是那些自我价值感不足、时刻需要被认可是“对的、强者”的人。而一个拥有足够自恋和自我价值感的人,也就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不会有这些担心,他/她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发生的一切,更有可能主动和解。

    就像《道德经》说:大者宜为下。

    健康的关系,需要随时进行修复

    阻碍我们迈出和解、修复关系步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害怕看到对方的“臭脸”,听到对方的“冷语”。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我们自己当时可能也处于“防卫”状态——如果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没有处理和消化好,就会通过语气、音调、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传达出来,让你不自觉地变得很有攻击性。

    所以,我们会发现,明明是想谈话和解,可是不知不觉就开始争执、辩解,根本没有办法理性表达,或无法聆听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有时候,争执越来越激烈,除了脸色难看,一些嘲讽、傲慢、指责甚至恶毒的话也会忍不住往外蹦。而指责和攻击的话语如同火上浇油,只会让对方增强防御,选择对抗、隐性攻击,或筑起围墙、陷入沉默。很多夫妻,就是因为不懂得怎样在这种压力情境下沟通,选择了回避。

    麻烦的是,关系的伤口如果没有得到修复,就会不断地用刺痛的方式提醒你。尤其是那些令你感到深深受伤的事,会在关系中形成暗礁,不知何时就会触礁;未被处理的负面情绪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你引爆;每一个伤口都会产生毒素,日积月累,迟早会令关系中毒身亡。

    而那些善于修复关系的人则不同,他们懂得健康的关系,需要随时进行修复。他们会关注和直面关系中出现或隐藏的问题,或者把平时的小矛盾当作修复关系的练习场、锻炼修复能力,而绝对不会“讳疾忌医”。

    分享内心柔软感受

    当关系受伤,往往双方都会觉得受伤,会产生情绪——比如委屈、愤怒、悲伤等。这些情绪往往被视为伤害彼此和关系的负面情绪,要么被压制、要么是具有攻击性地表达。而拥有修复关系的能力,就意味着能够平和地表达和聆听情绪。

    善于修复关系的人,是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掌控自己情绪的人。通常,我们知道自己有情绪,甚至任其撒野、搅乱我们的头脑、控制我们的生活,跟随它去指责别人,却很少真正去理解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它会出现?是否触及了伤心往事?这其实也是理解自己的过程。

    情绪的表达和分享,不是“情绪的发泄”,也不是“情绪化地表达”,而是把这些自己真实的内心声音、甚至脆弱的部分呈现给对方。这往往是非常动人的时刻。

    通常,这个时候对方也会停止指责和攻击,能够真正听到你的心声。我们也需要放下之前头脑中有过的评判、去聆听对方,他/她的言行背后的感受是什么。

    内心情绪感受的分享,未必能直接化解矛盾,但这种内心柔软的敞开,就像为关系包裹了一层温暖、柔软的保护层,能让双方更了解彼此,不再对立和互相伤害。

    有时候,人们会在此重新相遇,那些曾经引发冲突的事情也变得不重要了。如果需要谈论那件事,双方也比较理性,也可以与内心的爱有联结了。

    从“我”到“我们”

    关系的受伤往往是由事件引起的,那修复关系的时候,我们要不要谈论事件中的对错呢?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据说有位禅师在一对夫妻来向他控诉对方的时候,他所做的就是分别对他们说“你说得对”。徒弟疑惑,师父你这不是说谎吗?禅师告诉徒弟,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看,他们说得都是对的。

    发生一件事,不同的人转述的时候,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特质不同,所受的教育、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世界观也会有所不同,每个人都会通过下意识筛选消化信息来描述事件。让关系受伤的事件也是如此,双方在事件中关注的重点往往不一样。这也是导致讨论对错的困难。

    每个成年人都不是单纯的透明玻璃,我们对事件的看法都是经过我们的“有色眼镜”而得出的假设,而不是真正的真相——世界本来的模样。

    善于修复关系的人懂得,争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对我们关系修复有意义的是:对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从确定转向好奇,去了解对方眼中的故事,也把你眼中的故事告诉给对方。对于对方的故事,你不一定要赞同,却可以了解和接纳。如果双方都了解了对方眼中的故事,就得到一个共同的新故事——我们的故事。

    当我们从狭隘的“我的故事”中走出,“我们的故事”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爱,是修复关系的动力

    修复关系需要智慧,但修复关系最重要的能力却是——爱。正是因为爱,因为珍惜这关系,我们才愿意作出种种努力去修复它。

    有人不愿意主动修复关系,是觉得这意味着要承认在事件中是“我错你对”,觉得这意味着向对方道歉,这是他们万万不愿意的,特别是在自己感觉受到对方伤害的时候。其实,主动修复“关系”,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地承认“事情”错全在自己,而赞同对方。

    有时候,的确是对方做错了事情,但这份关系对你真的很重要,主动发起和解仍然是值得的。就像甘地说的,“在压迫者面前下跪是一种怯懦”。我们可以寻求和解、修复关系,同时并不扭曲真相、卑躬屈膝,也不纵容“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的行为。

    曼德拉是公认的具有修复关系能力的人。南非在消除种族隔离之后,在曼德拉组织下,成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做的主要事情是:全面调查之前30多年严重侵犯人权的事件;让受害者讲出真相,恢复他们的尊严,并研究补偿;对于有过严重侵犯人权行为但说出全部真相的嫌犯,予以大赦。曼德拉还主动做了很多修复关系的事情,包括说服白人橄榄球队队长在世界杯上打造一支黑人白人共同支持的橄榄球队等。结局是,多年累积的关系伤口慢慢被修复,而真相也没有被掩埋。

    曼德拉的修复努力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解、修复关系的意图。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就好像在说:“我们的关系很重要,我重视这份关系,所以我愿意放下一切恩怨,与你对话、和解。”

    朋友、爱人的关系修复也是如此,往往一个拥抱比千言万语有效,因为这是爱的表达。

张茵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21日 07 版)

修复搁浅的关系 是讲述我们共同的故事
在柔软敞开的时刻 你我重新相遇
知名心理医生遭患者袭击,心理咨询师或成高危职业?
“21岁博物馆”:青春的故事请你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