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丝绸之路,来自西安的“火车迷”尚大炜有一段割舍不下的情结。小时候,跟着开了40年火车的父亲,穿梭在陕西、甘肃的大地上,是他最爱做的事。而如今,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迎来了一趟趟中欧班列,这让他更加兴奋不已。
这是一趟跨越近万公里、由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2000多年前,西汉人张骞带着队伍走出了一条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如今,同样的土地上,声声汽笛取代了驼铃,奏出一曲曲联通中欧大陆的新丝路乐章。
作为献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头报道,5月6日~5月9日,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北京新媒体集团、全国铁道团委,派出由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记者组成的专业团队,发起“史上最长”移动视频直播。连续4天的100个小时内,火车、汽车并进,在与古丝绸之路重合的X9004/3次中欧班列西行途中,全景展现咸阳、宝鸡、陇西、武威、嘉峪关等古代丝绸之路重镇的“前世今生”。据统计,本次直播在4天时间内,共吸引近千万网友的关注。
跟着中欧班列探秘全景西域
为了全方位展现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沿线地区发展变迁,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与新丝路来一次亲密接触,主办方直接将摄像头安置在中欧班列火车的司机驾驶室,边行驶、边直播,从中原腹地到西北边陲,从城市到乡村,从荒原到大漠……观众可以实时通过直播页面,观看到火车正前方不间断的风景。
沿着火车西行的各个重要站点,前方记者携手中欧班列各站的铁路青年分兵多路,带领观众穿越旧朝古都、走进铁路车间、解读历史文物、探秘装载货场……为了达到西行之路的“无缝衔接”,他们克服了信号接收等困难,互相配合,用120余个精彩瞬间拼接成这场“史上最长”的移动慢直播。
“中国铁路连接中外的道路上,这么多一望无际的景观!”“厉害了,中欧班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惊喜,“中欧班列什么时候开通客运”更成为许多人的新期待。
从历史开往未来
从陇西出发驶向天水,有一趟看似不起眼的绿皮车。63年来,7504/7503城乡文化专列载过无数沿线的村镇居民上学、赶集、结婚……已成为几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下,如今这趟列车已不仅是交通工具,更被打造为容纳“民俗”“旅游”等不同主题的城乡文化品牌车,年运送旅客数超过30万人次。它以缓慢平静的身姿穿梭于城乡之间,继续见证着西北铁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另一边,被誉为“开辟丝绸古道交通新纪元”的兰新高铁,更是以最新的中国速度,实现了西北人民“早吃牛肉面,晚品哈密瓜”的愿望。
一条丝绸之路,串联着几代中国人的回忆,传承着中西文化交流变迁的历史,更改变了沿线的社会发展面貌。
这几日,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卫军正准备收拾行囊,奔赴远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开又一次指导合作。2015年,这一代表“一带一路”友好合作、共赢发展的合作项目在阿拉木图全面启动。如今的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是一片欣欣向荣,其中的基地冬小麦5号品种亩产较当地品种增产82.28%。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楼兰酒庄,正立足本土文化,全力打造楼兰葡萄酒系列产品。去年,他们的产品成为G20杭州峰会的指定酒类,“一带一路”带动交通发展,给葡萄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就连百里之外,哈密市五堡镇的绣娘热娜古丽·素批也乘上了“一带一路”的东风,她没想到,家中祖传的手工刺绣也走上了法国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开幕式的舞台。
铁路青工化身丝路导游
“作业要有防护,这样安全能抓住。行车安全我维护,旅客的安全我守护……”
西安铁路局宝鸡电务段马嵬坡供电工区信号工武宇翔对着镜头唱起了自编自创的喊麦说唱歌曲《我想对你说》,电务安全规章在这个“才子青工”口中,就这样变得轻松生动。而就在几分钟前,他和同事张文强还在讲述马嵬坡兵变的历史传奇。
令直播员赵悦印象深刻的是,随着这趟中欧班列一路向西,每一个站点都“潜伏”着不少多才多艺的铁路青工。
“让铁路青年带我们走进丝路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本次直播的主要亮点之一。”负责人介绍道。信号工、接触网工、通信工、检车员、调度员、乘务员……事实上,一个个平时看上去严谨内敛的铁路青工,为观众当起“导游”来一点也不逊色。
透过屏幕,承担中欧班列检修任务的西安东车辆段新丰下行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故事大王”宋亮用地道的陕西腔,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汉高祖刘邦“鸡犬识新丰”的故事;而宝鸡蔡家坡线路工区的铁路养护工郑欢和张晓东更在直播中,画起了《荷风盛世》荷花图,取其“和谐、盛世”之意,“祝愿中欧班列拉近丝带上的每一个国家和人民。”
看着满载货物的一趟趟中欧班列从身边驶过,西安工务段的线路工田智今再次想起那条打开通向西方大门的丝绸之路:“阵阵钢轨与车轮碰擦的声音,仿佛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阵阵驼铃声,看着中欧班列在大家养护的线路上飞驰,这条构建了全新物流大通道的班列,也把我们的努力和汗水带到遥远的西方,我也可以说,我是新丝路上的一员!”面对镜头,他骄傲地笑了。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