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6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大学生都回来搞旅游啦”

风凉沟的“逆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5日   01 版)

    晚上10点半,送走最后一拨酒足饭饱的游客,河北省涞源县风凉沟村民闫景终于能坐下来吃几口饭。2017年端午节假期第一天,他估摸着挣了近4000元,心里高兴,倒上三两酒,不紧不慢地喝了起来。

    闫景今年59岁,头顶秃了大半,牙齿没了少半,面色黝黑,经营“农家乐”已有25年。他家院前停放着一排挂着京、晋、冀、津等地牌照的汽车,车后是灰瓦红漆的长亭,亭外是约10米宽的河道,对岸就是被称为“太行之首”的白石山。

    夜色中的白石山一片宁静,白天这里将上演另一番热闹。而在闫景小时候,无论昼夜,这座山都始终保持着沉默。那时,风凉沟还是个穷山沟,闫景的农家院周边还是一片空旷场地,村民在这里晒粮,生产队在这里分粮。

    每逢分粮,闫景和弟弟就坐在自家分到的粮食上,紧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生怕谁错拿了他家的粮。

    “一袋粮可能就是一条人命。”村民郭月英回忆,1973年她嫁到风凉沟时,别说吃肉,能喝上稀粥已是难得。

    因夫家穷,没能兑现承诺在秋收后补上给郭月英娘家的500元聘礼,郭月英的母亲心怀怨气,想让女儿退婚,但郭月英那时已有身孕执意不肯,娘家人一怒之下与她断了亲。“在路上看见我妈,我叫她她也不应,当时眼泪就忍不住了……”

    好在一年后两家关系有所缓和,但聊起陈年往事,郭月英仍红了眼眶。那是穷得让人至今后怕的年月。

    1984年,沉默的白石山不断传出隆隆爆炸声,山上的沿苍铁矿开采。同年,生产队解散,每人分得七分耕地,村民以种玉米、挖药材为生,但这些并不能够维持生计。闫景上了山,当起了矿工,负责在石头上打眼和爆破。

    在他看来,当时自己干的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活儿,白天上山去,晚上就不知能否活着回来。1985年的一天,在闫景面前,一块石头突然落下,砸在同村的肖兵儿背上,肖兵儿瘫痪了,后来村里发大水,无法动弹的肖兵儿被冲走了。闫景回忆,他当矿工的那两年,村里的矿工死了4个。

    尽管采矿危险,村里的壮劳力还是一茬接一茬去做矿工,郭月英的丈夫也去了,最初一天能拿到3元左右的工资。

    每天傍晚做好饭,郭月英就坐在门口等丈夫回来。见丈夫平安归来,她才如释重负。家里可穿的衣服不多,晚饭过后,她会赶紧把丈夫的衣服洗了,第二天衣服干了再让他穿着上工。到了冬天,家里人往往是一件棉衣穿到开春,衣缝中常爬满虱子。“没吃没穿,除了采矿能挣到些钱,不知道还有啥出路。”

    如今65岁的郭月英,纹了眉,烫了头,染过的棕黄色卷发随意盘起,两只金耳环随着她说话的节奏摇摇晃晃。坐拥三栋小楼的她,每年仅房租一项收入就有10万元,她表示自己“也没想到能有今天”。

    改变,要从1990年白石山景区开放说起。那年夏天,白石山上陆续来了三三两两的游客,但景区附近没地方住宿,郭月英就收了留他们。景区内没水喝,闫景卖起了矿泉水,一天能挣上百元。

    初尝甜头的郭月英、闫景等最早一批村民,在1992年不约而同地开起了白石山景区的首批旅游农家院。说是农家院,其实就是几间石头和着黄泥垒起来的旧房,又名“石头房”,供游客歇息,一人一晚住宿费为2元,当时白石山景区的门票3元。

    游客越来越多,景区门票涨至20元、80元、100元……其他村民也瞅准了商机,敞开门搞起了“农家乐”。各种口音的游客来了,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几年前,矿业遭遇了寒流,而以该产业为支柱的涞源县受到重创,县财政收入从2013年的14.9亿元跌至2015年的7.5亿元。

    2014年2月,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涞源县抓住这个机会重新布局产业,决定整合保护矿业,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等,整个县的经济结构出现了拐点。通过混合所有制模式组建的白石山旅游公司主要面向京津冀等周边地区的潜在客源,并逐步完成了对白石山景区的整体改造升级。

    2014年国庆假期第一天,白石山上涌来上万人,买不到门票的游客推倒了售票处的围栏,运送游客上下山的大巴运营到凌晨,住宿炒到了一间房500元……“这是咋回事儿?怎么这么多人?” 村民肖凤菊很纳闷,那时她尚不知道白石山上的“国内最长悬空玻璃栈道”已于一周前开放,上了微博热搜。

    只要游客多,肖凤菊心里就高兴,全家人撸起袖子干,忙完早餐准备午餐,午餐过后收拾客房,紧接着又要忙晚餐……一天20小时连轴转,累得顾不上数钱,收了钱就塞到个鞋盒子里。假期结束,白石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5万人,肖凤菊家的钱塞满了30多个盒子,仔细一数竟有20万元,“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对整个涞源县来说,旅游业带来的税收从近乎于0,增加到2015年的3000多万元,成为吸引人气财气的“战略支柱产业”之一,拉动的就业是矿业鼎盛时期的两倍。2015年国庆黄金周后,风凉沟村的大街上张贴了一份通知“全村整体升级改造。”

    从2014年起,闫景、郭月英等人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农家院上,不再只当“副业”搞搞。同年,在河北廊坊的李宾辞去月薪8000元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弟弟,回到风凉沟老家,一边经营农家院,一边开起了小卖铺。

    “嘿,大学生都回来搞旅游啦!”村里人觉得稀罕,以往村里的小伙子因为家在穷山沟娶媳妇都困难,年轻人都迫不及待“出逃”,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的李宾却选择了返乡。同样返乡的,还有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肖艳利,在村里办起了养鸡场。

    李宾很坦然,他觉得“在哪儿赚钱都是赚,在家门口赚钱当然更好”。如今,他已把农家院承包给一个北京人,每年收取30万元租金。他专心经营小卖铺,闲时就开着车找石头,进行石雕创作,对游客出售。

    去年,河北省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涞源县召开,白石山景区再次升级改造。机器轰鸣中,风凉沟的路铺上了石砖,干净整洁,沿街立起了一排灰瓦白墙的小楼……

    白石山还是那个白石山,但风凉沟已不是过去那个风凉沟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5日 01 版)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风凉沟的“逆袭”
“蓝天护卫”石岩松:在实战中一路成长
英国恐怖袭击呈现新趋势
5家空壳公司3年骗取国家千万科技支持资金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