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与家人相伴摘野菜

故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9日   07 版)

    仲春郊游,我们一众朋友避开了熙攘的赏花潮,拒绝了棋牌喧嚣的农家乐,在一处僻静的私营农场体验蔬果采摘。

    春雨弥漫,山间雾气腾腾,精心布置好的菜畦与果棚,建构出跨越季节与想象力的丰收景象。黄澄澄的柑子好像吸尽了一冬不多的暖阳,油菜花刺眼的黄由浓转淡、只留一绺绺结实的菜籽挂在枝头,撩开大棚的门帘,饱满的草莓红艳艳铺了一地。

    霞姐感叹:此种采摘堪比“摆拍”,亲近大自然的回忆只能残存儿时。然后逐一列举童年乡间往事,湘西老家的深山也在我们面前变得茶香芬芳、果香四溢。

    我比霞姐小五岁,又长在城市,细细想来,哪有多少田园牧歌式的回忆啊!点滴亲近自然的片段,好像也得益于爸妈有意安排。

    父母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随祖辈进城的,而我生长于城市,从小浸染在各种城市病中——远离土地便是其中之一。

    90年代中期,家里有了一辆摩托车。某个春日周末,爸提议,甭去什么动物园游乐场了,上南山顶摘野菜去吧?

    在那之前,我只在有一年的暮春吃到过可以称为“野菜”的东西,那是外婆从构树上摘下的雄花序。和了面之后蒸熟,再淋上蒜汁调料拌食,现在咂摸起来,仍觉味如醯醢。

    继而,伴着余香满口的野菜回忆,我们一家行车半小时,到了城郊的南山头。爸妈用他们不多但有效的农村经验,向我介绍了榆钱、白蒿、荠菜的性状及吃法。

    脑补当时的情境,我们驮着一编织袋的各种野菜返程时,我大概理解了农家丰收的喜悦——虽然纯粹是大自然的馈赠,但从庸常的菜场里走出来、靠半日的汗水在餐桌上平添几道季节性美味,更何况还有家人暖心的陪伴,让人着实对这种集体劳动心向往之。

    自此,每个春天都有几个周末,爸会用那辆无所不至的摩托车,载我和妈到城市东南西北的山头采摘野菜。以至于上初一时,学到张洁的《挖荠菜》一文,我对作者的“野菜情结”比同桌更加感同身受,还在一个周末后把爸烙制的荠菜馍馍与她分享。

    前不久,在自然主义大师梭罗的遗作《野果》里读到一段话,“市场上那些从南方或东部运到这里的水果,大家都熟悉,叫得出它们的名字,比如橘子、柠檬、菠萝等,殊不知美丽不差分毫的浆果就在不远的野地里,我们却偏偏看不到。”心中顿悟:我那出身农村、一生并无欲求的爸妈,竟是深谙自然主义之道的。

    “十一月里冒着严寒散步时,从褐色的泥土上拾到一颗白橡树籽,放到嘴里嗑开后的滋味远胜于精心切成片的菠萝。”梭罗写的,也适用于我儿时那一桌桌春之野味。

    再后来,家里有了汽车,爸妈动辄和友人启动“千里自驾游”的大工程,却没有了我参与的春日采摘。前年初春,我打电话问妈,为什么不和爸开车去摘野菜。妈迟疑着:现在南山上满是工地了,你爸周末还要照顾生意,更何况你也不在家,摘了没人吃……

    与土地与劳动没有结下太多缘分,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吧?

    其实这些年,我们有更频繁的旅行,走得比城郊远百倍,也爬上了比南山有更多野菜的山头,只不过,一切都被刻意安排,是去观光、采风而非观察与采摘,身边也不是家人相伴。于是,就不可能再遇到原味的自然野趣,哪怕面朝瓦尔登湖,也不复梭罗般心脑放空,神归自然。

    当雾霾让城市的花草蒙尘,微博里,环境专家用试纸告诉你:街边的石榴重金属超标,切莫采摘。曾经那些泥土里藏着的爱与亲情、劳动与收获、寻常与稀奇,何尝不是一种深刻?

故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9日 07 版)

年轻时有那么多一点就着的恩恩怨怨
当儿子丢失了心爱的创可贴
最好吃的瓜果
一个素食者的碎碎念
与家人相伴摘野菜
这世界总有你的专属风景
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