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哭了,是因为怕狼;狼哭了,是因为怕人;人哭了,是因为狼和狗都没了。”天山脚下,林海雪原上,悲欢情仇在狼、狗和人之间上演着⋯⋯
和动物之间怎么相处,这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命题,在陕西导演刘建华执导的电影《血狼犬》片尾,一度被苦心保护的狼基本上都被杀死,人和狗在血腥混战中得以幸存,却已伤痕累累。这样的表达,在很多观众看来多少有些悲凉,但刘建华却无法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拍摄中他一直有种危机:人类再不敬畏自然,再恶性开发、继续杀戮下去,未来的生存环境堪忧。
根据“西北犬王”朱永胜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题材影片《血狼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北天山林场,护林员朱广生一家阴差阳错地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狗,老朱女儿为它取名“蓝波”。在老朱的严格训练下,极通人性的蓝波很快成了护林好帮手。被老朱举报盗猎野狼而入狱 的张彪刑满释放后,开始找老朱寻仇,不断威胁老朱两个女儿和蓝波的安危,营救大女儿的路上老朱与小女儿遭遇车祸,深陷狼群。“蓝波”为救主人,冒死率领群犬与狼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生死大战⋯⋯ 虽然曾拍摄过《猎狐》《雪豹行动》等多部电视剧,同为动物题材,刘建华从来没有拍过电影,《血狼犬》是他60岁的“电影处女作”。
六七年前,刘建华在新疆拍电视剧,当时因为需要一条狗,就认识了“西北犬王”朱永胜。刘建华跟他接触以后,觉得他身上有很多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他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对理想的坚持,幸福指数之高,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他住的地方没有电视,没有水没有电,离他几百米的地方,整个院子满是恶臭。但是一起吃饭的时候,谈起他的事业他的理想,那种兴奋,那种满足,特别有感染力”。
之后的7年里,剧组远赴新疆采风40多趟,光剧本策划就花了6年,调整和修改了30余稿。冰天雪地里,影片拍摄环境极其艰苦,“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不认路的话,很容易陷到齐腰深的雪里去 。”刘建华说。
除了剧本的打磨,剧组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在影片里的主角身上——狼和狗。片中狼与狗的撕咬缠斗都采用了夜景实拍,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此,刘建华说,没想过用CG特效呈现,养狗养狼历时6年都是为了更精彩地呈现真实效果。
在电影工业发展突飞猛进,CG技术相当成熟的年代,通过特效完成片中的动物戏份比较常见,但《血狼犬》的主创们显然无意于此。他们相信,真实的动物演员各种细腻的动作表情,特别是与人类的眼神交流,是什么样的特效都无法代替的。事实上,也正是这种逆潮流的拍摄方式,将狼、狗和大西北的野性强力地激发出来。
片中的“蓝波”乖巧聪明、忠心护主,片尾的狼犬大战中,为了救援主人而勇斗狼群最后战死的瞬间,让很多观众落泪。
刘建华的目的是,通过《血狼犬》探讨人性,进而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而开阔的主题。
如果说动物戏是强调狗的忠诚、狼的 凶残、动物世界的单纯纯粹以及大自然残酷现实的生存法则的话,那么人物戏就是通过护林员老朱一家和盗猎者张彪之间的恩怨情仇,来展现成人世界里的种种困顿与无奈,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片中护林员老朱有一句台词:“狗比人干净”,当时他的警察朋友正在用“蓝波”的饭盆吃羊肉。哄堂大笑之后,观众会猛然发现这并非一句调侃,而是老朱的肺腑之言。在刘建华的眼里,老朱爱狗如命、刚正不阿、保守执拗,本名朱广生,可大家都叫他朱老狗。和狗相处久了,自己也沾染上了些许狗的倔犟脾气,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见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
老朱身上带着西北汉子特有的直爽和认真,可他却被生活折磨得满脸愁容——因为养狗而散尽家财,老婆跟他闹,两个女儿担惊受怕,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无论如何,他还是不能放弃养了多年的护林犬。这样一个充满了“狗脾气”的硬汉角色,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深重心机,只有对大森林难以言表的爱,对自身使命和责任的坚守。极度郁闷时他扮上花脸唱起秦腔,令观众五味杂陈。
《血狼犬》从导演、编剧到演员,养狗的人占了大多数。刘建华有16年的养狗经验,片中饰演小女儿的演员朱琳更是本片原型“西北犬王”朱永胜的女儿,从小就和大型犬为伴,剧中的狗和狼也是她一手带大的。朱琳对狗的感情普通人无法比拟,而忠诚勇敢的性格也深深地在这个14岁的西北小姑娘身上打下烙印。
人和自然、人和动物包括动物和动物之间不管有多少矛盾甚至流血冲突,都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血狼犬》,刘建华和他的团队想和观众分享这样一个理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