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吃
摆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盘沙拉:挤出汁水的柠檬要比传统品种酸爽5倍,铺在碗底的生菜饱含着6倍的香甜。夹一片罗勒叶投入口中咀嚼,原本只在舌尖淡淡绽放的肉香直冲大脑,让你欲罢不能。
擦擦你的口水,这不是吃货的梦,这些口味美妙的食材如今就躺在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农业计划”项目的实验室里。玻璃温室泛着淡紫色光芒,工程师全天监控。
这座高科技温室布满了传感器、执行器和微型摄像头。一株罗勒几十天的生命,被拆分成300万个数据点。穿着白大褂的人类忙着操控:“紫外线多3倍,水分少20%。”
制造气味的挥发性分子被人类布置的传感器捕获。人工智能程序会推算能培育出绝世美味的“最佳气候”。
工程师的终极目的是精确模拟自然条件,就地生产所有作物,减少食品运输。一位“开放农业计划”工程师举着苹果演讲:美国人吃的每一只苹果,都要在路上耽搁11个月。这期间,万吨巨轮在海上冒着浓烟,贮藏苹果的船舱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冷冻剂。等人们吃到它,90%的营养已消失在漫长航路上。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所有实验数据,甚至人工智能程序本身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主导实验的理工男非常骄傲:当另一群人还在为转基因是否安全争论不休,他们的人工智能温室已然证明,即使不颠覆自然,我们的食物也可以更加美味。
去想
苏格兰有一项调查,覆盖多个血亲家族,受测志愿者达两万人。它得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我们的智力,绝大部分由基因决定。一些损害健康的基因突变也会给智商带来损伤。
过去的100多年里,科学家已无数次将智力放上天平,试图看清它究竟偏向“先天基因”,还是“后天环境”。基因不同、生活环境相同的异卵双胞胎和基因相同、生活环境不同的同卵双胞胎是最好的观察对象。记录了成千上万组数据之后,很多科学家发现,先天基因比后天环境更重要,对智力的影响甚至达到80%。
在研究了数百个DNA后,另一些不服气的科学家则认定,仅有30%的智力相关基因可以遗传。这与双胞胎实验的结果相悖,也拉开了两派科学家间漫长的争论。
如今,爱丁堡大学的统计学家发现,一些过去被认为与智力无关的基因突变引发了这两组数据间的差异。这些基因突变会诱发各种疾病,过去人们只看重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可调查记录了普遍携带这些致病基因的苏格兰家族后,科学家发现,携带致病基因的人,不仅健康受到影响,智力也比侥幸避开这些基因的亲族普遍低一截。
这听起来太像先天决定一切的“宿命论”,有人说:“环境决定智商才是灾难,贫穷后代的智力将永远低于富裕家庭。”
更加乐观的人将希望寄于未来。基因编辑技术日新月异,有朝一日,我们在移除致病基因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智力不再被拖累。
可问题又来了:基因编辑技术是否足够廉价,会不会成为富人的专利?在贫富差异巨大的当下世界,如果技术只能被少数人使用,那它究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撕裂阶级的锋刃呢?
去看
科学有时不解风情。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告诉你,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所爱之人,没啥技术含量,与分辨足球篮球哪个大,本质上没区别。
一张脸在人的脑内会被分割成几十甚至上百个独特的细分特征,成百上千个脑部神经元对此分别产生反应。这些反应在更高的中枢又被汇聚起来,人们才能区分眼前闪过的一张张面庞。
研究者整理了上千张人脸图像,找出存在差异的50个面部细分特征,再展示给脑内植入电极的猕猴。对于相同的面部细分特征,猕猴脑内特定的神经元总会产生稳定一致的电流反应。即使这些相似的细分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人脸上,周围的神经元纷纷倒戈,可总有几个神经元会坚守阵地,执着释放与之前一致的电流反应。
首先为此感到兴奋的是刑侦专家。目击证人描述犯罪嫌疑人的外貌可能并不准确。如果人对面部细分特征的神经元反应也能够明确,我们就能挖掘目击证人大脑深处的记忆,一点点拼凑出最真实的犯罪者肖像。
想想这幅场景。当你的内心因为“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她”疯狂悸动时,你大脑的神经元却在机械无聊地报数:此人皮肤象牙白、眼大、鼻翼宽、嘴唇薄而红......
说到这儿,我有点儿想“她”了。
程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