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3日   06 版)

    当前,随着新一代深度感知、高速传输、海量存储和智能处理等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已然站在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风口”。近年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以前瞻的视野,联手中国感知集团,共建“感知科技大学”, 聚焦网络空间、瞄准智能时代、倾听“技术声音”、推进“体系重塑”、打造基于物联网智能技术运用的“未来学校”,并牵头成立全国移动互联和机器人职教集团。以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打造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内部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等方式,形成人才培养和智力服务的良性互动,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

    一、打破传统思想边际,推进办学形态的智能化转型

    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必然引发新一轮的工作革命,工作革命促进教育变革,我们要做的是对教育提前布局。学校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持续进步,必将推动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加速进化,“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术技能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产销研服一体化”趋势将更为凸显。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要求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具有应用软件的娴熟操作能力、生产加工的精准精湛技能、完整理解与精确控制整个生产系统能力,以及对特定产品与工艺的深入研究与创新能力,将促使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是一种高度复合型人才。因此,近几年来,根据这一趋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坚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作为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许多专业先期进行了诸如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微课程之类的探索实践。今年以来,学校全面突破传统思想、技术、方法和模式边际,从战略、体系、结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瞄准融合化、开放化、个性化、精准化、弹性化变革取向,强化“以人为本”、“共享共创”、“个性定制”和“体验参与”等意识,并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创新技术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思行利器。学校把软件与物联网技术学院作为智慧教育探索的重点块面,通过与感知集团合作,引入物联网应用技术,以未来的应用场景创设为前提,积极构建大数据、云平台支持的学习资源系统、无缝获取学习服务的移动终端、丰富的知识建构工具等,构建起系统互通互联、信息无缝流转的智慧学习空间,形成无处不在的网络泛在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技研区、透明高效的网络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网络校园生活,构建起全场景互联、全情境感知、全方位智能的“智慧校园”,打造立足未来的“智慧学校”。

    二、构建人机交互平台,推进学习场景的情境化超越

    基于互联网平台打造的全新智能化学习方式,会使学习场景的交互性越来越好、现实感越来越强、师生协同、生生协同的机会越来越多。学校依托云计算技术,以分发云服务为基础,以虚拟现实等技术为载体,在融合学习场景功能、挖掘增值服务的指导思想下,采用主流的互联网通信渠道,配合丰富的智能学习终端,辅以机器人助教助学,构建享受智能学习控制系统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学习生活中的更舒适、更便捷、更高效、更即时的具体场景,进而打造出具备人机交互、智能学习的学习社区。促进移动学习、在校学习、家庭学习、旅行学习、休闲学习、虚拟探究学习等超越时空界限、多场景无缝链接的全时空学习情境的逐步形成。让学生随时可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最新颖的生活资讯;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可置身于研发大厦参与项目开发。学习的方式也可从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转向全身的感官体验。新兴教学技术和工具的发展,将带来课堂时空秩序的重新分割、交往秩序的重新确立、感知方式的重新构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境的全新改变。同时,学校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协同创新平台,增强聚集资源的能力和内生创新活力,加快产教深度融合。

    三、破解资源聚合瓶颈,推进教学资源的“泛在化”覆盖

    传统学习资源存在分散无序、共享性差、聚合性不足等瓶颈,在泛在学习时代,资源的深度聚合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之一。未来一段时间,“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将得到高速发展。随着微信、自媒体等社交软件的广泛普及,4G、5G的快速更迭,云计算、物联网的普遍应用,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更多地接入网络,知识共享社区、自适应学习软件的深度开发,进而形成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云端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针对这一情况,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围绕教与学的场景、渠道和形式等领域,加快教育的技术革新,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国家、省汇聚的丰富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业余学习、休闲学习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在线课程资源;另一方面,组织骨干力量,抓紧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课程资源、在线实习实训、在线数据平台、在线拓展训练等教学资源,并与合作企业、合作院校进行资源整合,实施“联动开发”,打造主题资源圈,构建有序知识链,形成集音响、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大量应用的“教”与“学”的学习生态,让学习变得“泛在”、即时,让每一个学习者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四、加强量身定制服务,推进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发展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云中心等资源,通过开发数据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学习资源库”等平台,构建满足任何个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需要的学位课程。学校从课程选择指导、参与职业体验、提升兴趣特长等方面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扬长补短促进其综合素质。并探索线上与线下联动、课内与课外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多渠道、立体式“教”与“学”模式,积极推广和运用“发现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及“移动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学习的相异构想、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个性与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修读方案,允许学生自订进度、灵活机动,给学习者带来一种更有效、更有益的体验。再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准确记录学生学业成绩、社会实践、选科、参加社团活动,以及学习行为、学习途径和学习效果等信息,最终通过各种数据累积,形成学生多元立体动态的成长记录,借此可分析其思考习惯和思维模式,创建心理测量图,更有效研究其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和改进办法。

    五、重构学校治理生态,推进管理体系的革命化重构

    教育技术应用根本在于技术与人和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随着网络媒体宣传功能不断延伸、休闲娱乐功能全面发展、交流通信功能更加普及、网络交易功能日益活跃、社群整合功能加快提升,智慧学习功能逐步强盛,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学校治理生态,已是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一是学校形态的开放化重构。学校以灵活、开放、精准、个性化、适应性等关键词作为未来学校变革的重要考量,打破管理者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治校结构,推动办学理念转换,管理制度变革,教学方法创新,真正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学习,以适应智能时代时空、内容、对象的深刻变迁。如全国移动互联和机器人职教集团,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类职教集团。该集团通过集团内各个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与行业企业的产教对话,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对移动互联和机器人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教育教学指导。二是专业学制的弹性化重构。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教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室、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景。多形式的泛在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能的重要渠道。不久弹性化的学习组织以及融合化的育人空间势必成为主流。三是教育内容的海量化供给。学校借助网络汇聚知识、技术和技能资源,努力把专业打造成一个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智慧聚变的节点。加快突破在线课程资源、在线实习实训、在线数据平台、在线拓展训练等,极大地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再只限于本学校提供,亦由其他高校、社会服务机构、行业专家权威等来提供,逐步形成校内校外互补、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如2014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根据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需要,领衔成立了全国移动互联技术专业建设协作组。到去年底,已有全国各地70多所职业院校和2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联手制定专业标准、共建教学资源库、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全国移动互联相关专业建设。四是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迁移。随着学校内部各类师生网络社群社区的兴起,学校决策者与时俱进地提出应对策略,强化网络的话语权,强化网络社群引导,先后建立“科院学子群”、“情系学子家长群”、“优秀校友群”、“团聚科院微信”、“情系学子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综合运用广播、LED视屏、手机终端、互联网、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载体,采用网上党校、网上大讲堂、网上论坛、短信、手机报、微博、QQ群等形式,开展“定单式”、“菜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教育”兼顾,“现实课堂”与“虚拟阵地”统筹,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从技术连接到情感共振、知识共享。五是教育评价的数字化创新。学习常规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更加科学、精准,教育运行的监控、预警将即时、真实、有效。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支撑,使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估得以真正落实。

    (廉依婷 杨大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3日 06 版)

“这里是我的希望之地”
“我有足够的坚强留下来”
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