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我父亲|

成年的第一场馈赠

韦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7日   07 版)

    17岁的我,在父亲47岁时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像比我本人还要开心。和家人分享这一刻的喜悦,不仅是人生轨迹的改变,也是对父母最好的不辜负。我甚至开始想象,在我的中年,我的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将会作何感想。

--------------------------------------------

    那是1988年一个炎热的午后,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在楼下叫着父亲的名字。我的父亲坐在楼梯的扶手上一溜烟儿就滑到一楼了。父亲拿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现在所有的回忆,只浓缩成了那一刻的幸福,在心中挥之不去。

    26年后,一样的火红骄阳,一样的绿意葱茏。17岁的我,在父亲47岁时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像比我本人还要开心。和家人分享这一刻的喜悦,不仅是人生轨迹的改变,也是对父母最好的不辜负。我甚至开始想象,在我的中年,我的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将会作何感想。

    1987年的夏天,父亲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那时,他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县(现为兖州区)的一个中学上学。走出宿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因为名额有限,还要通过一次考试的筛选。和他一起参加高考的,都是爷爷奶奶所在工厂的子女,他的世界就是一个只有工厂的小世界。虽然通过了筛选,高考还是失败了。

    第二年,父亲转学到县里,参加了人生第二次高考。其实老爸并不觉得自己是块读书的材料,他只想做个运动员。若是这次也失败,就再也不考了。在父亲的记忆里,人生所有的磨砺,最简单的一桩,便是高考。

    他收到了山东交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学习机械制造。他下过车间实习,学过物理、机械等专业理论。做了校学生会副主席,体育部部长,学校里上千人的体育赛事,都交他操办。那是老爸最无忧无虑地做着体育梦的日子,也是我心目中老爸最初的模样。

    时光荏苒,父亲毕业了,被分配到山东省济宁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经常外派出差,跑全国机械的各种会议。如果没参加高考,父亲也许永远走不出那个小镇,也许就子承父业,一辈子衣食无忧,也不会遇到愿意和他这个“三无”青年结婚的母亲。

    在姥姥家的相册里,我看到了坐在炕上的父亲和他怀抱里的我。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小小出租屋里,窄窄的空间就是门口到床炕的距离。生活的苦难,在父母那总是鲜少被提及,以至于让我以为衣食无忧是理所当然。

    2002年,国企改制波及到了父亲的单位,父亲乘着这个浪头“下海”经商。也许老爸是个天生热爱自由的人,下此决心并不困难。自此,家里有一年之内分文不入的日子,后来不知何时,经济状况越来越好。

    现在,父亲在济南、大连与几位公司合伙人做电缆、互感器相关的生意,一直没离开大学的“老本行”。母亲也退休在家,研究起了她的厨房小天地。前两天父亲节,我给老爸打了个电话。儿时的我,总是等待忙碌的父母回家,上大学后,父母变成了等我回家的人。而此刻,我正在武汉,复习大学最后两门课程的期终考试。

    6月的校园,蔓延着毕业的气息,朋友圈里每天都有各种新鲜的毕业照出炉,毕业证、学位证、纪念册满天飞。我站在毕业的三岔路口,迷茫与坚持共存着,在考研的路上反而坦荡了。今时今日,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追忆最初的那一张录取通知书。

    我们一家三口参加过的高考,也许是我们人生中第一场狭路相逢的最公平的事,也许可以把它当成人们成年的第一场馈赠。而这样的公平,在中国已经持续了40年。面对5000年的文化长河,40年不过回眸一瞬,高考却已经印刻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共同织就着我们美好酸涩的人生。

韦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7日 07 版)

父辈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始终不知道1977年考了多少分
填报志愿时内心是崩溃的
成年的第一场馈赠
人生在此加速转弯
小姨在山下喊:四姐,你考上了!
那个信封奶奶收藏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