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健康中国”更需要体医结合的“运动处方”——

跑马者和慢性病患者“亲测有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0日   08 版)

    “根据你的医学测评结果和身体素质测评结果,及运动习惯和运动中存在的风险,告诉你怎么运动,一周动多少次、每次动多久及注意事项。”上周五中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运动处方门诊医生梁辰向就诊者解释“运动处方”——自6月26日运动处方门诊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近两周前来就诊的人数“一天大概十多人”,前来就诊的多是目的明确的马拉松爱好者,“三四十岁的较多,来进行赛前风险评估和运动能力测试的。”

    “我们跑团里一半人都过来测了。”下午两点,刘晓站在跑台上,胸前贴着10个蓝色的电极片,以监测运动中的心电图,脸上还固定了呼吸面罩。随着跑台速度和坡度的变化,他逐渐加快步伐,然后快速跑动起来,刘晓的心电图变化和实时的能量代谢变化呈现在两块液晶显示屏上,“氧气在上,二氧化碳在下,近乎1∶1,说明氧气产生的能量能够完全满足机体的代谢,他处于很舒服的运动状态。”张建红指着屏幕上两条平行攀升的线解释道,作为运动处方门诊的医生,她对慢性病人、运动爱好者运动风险评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在氧气已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了”,随着刘晓运动强度的增加,两条线已经纠缠在一起,慢慢又分离成二氧化碳指标在上,氧气指标在下的状况,且较为恒定地保持了平行,此时,测试约14分钟,“他已经出现平台。”梁辰表示,当前结果已经测试到刘晓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她看了眼另一块屏幕节律规则的心电图,给出结论“心肺耐力良好,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阴性。”

    这个结论,让刘晓准备开始的高强度长跑训练有了基础,“夏训目标是全马进4(小时),以现在的水平4小时10分钟全程完赛,还需要每公里至少提高15秒左右。强度较大,我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更需要一系列科学的身体测试去支撑计划。”

    “马拉松赛事多,检测需求量大,我们就比较忙。”张建红的感受间接说明了运动处方门诊的接诊情况——近年,我国马拉松运动快速增长,理性跑者逐渐增多,但在慢性病多发的老年人群体和一般健身人群中,科学健身的理念仍有待普及,梁辰表示,“马拉松对心肺耐力要求很高,常有猝死案例发生,容易让跑者警觉。而其他群体要么没有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要么对运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关注不足,爱怎么动就怎么动。”

    “此前,北京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他们感知疼痛的情况较差,存在较高运动风险。”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强调,“但不能因此忽视科学规律的运动对病情控制的效果。”

    运动处方门诊“不仅适用于重视自身健康的普通人,还特别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人群的运动风险和运动效果评价。”研究所副所长马云这番话的背后,是长达10年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体医结合应当是将体育科学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运动处方与医学治疗、测试技术方法三者相融合,并非互相采用一些对方的元素即可。”

    体医结合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带来的是更专业、个性化的运动医学服务。比如由于“体重略超重”,一名48岁典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上特别注明“长期长时间走、跑会加速骨关节损伤,应鼓励患者在有氧运动开始前进行下肢和稳定性训练。”此类案例,在谢敏豪看来,正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实践。

    “如果把‘健康中国’简单理解为解决看病和就医问题,就很难从根源上增强国民体质。现在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体医结合’,是‘大健康、大体育、大卫生’的概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前院长李国平连续多年在两会提交提案呼吁“体医结合”。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曹鸿鸣表示,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民众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可由于我国慢性病防控还存在政策支持环境尚未形成,缺少有效干预措施,因此,“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与体育医院其他诊室不同,运动处方门诊大门上挂着一个显眼的二维码,“公众号里除了科学的运动知识,还能随时上传数据,让医生远程了解受诊者的运动情况。”梁辰表示。目前主动按时上传数据的人并不多,“监督执行效果仍是问题。”据谢敏豪介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运动处方的必要性,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门诊公益性质突出,“从体质检测到开具运动处方,国家没有收费标准的时候都不会收费。”

    可“公益性”也间接影响了项目在当前阶段的大面积推广,加上“一上午看3个人,每个人约用1小时”的诊疗节奏,虽然有一些医院表达出交流的兴趣,但想让运动处方在三甲医院落地,并不容易。

    “体医结合是运动处方的基础,出具运动处方首先要了解运动,要知道病人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运动指导,如果不了解运动、不了解健康,就谈不上运动处方。”谢敏豪从书柜中捧出七八本书,其中《实用运动医学》约有1113页,“这些只是基础。”因此,项目推广又有了人才方面的要求。

    培训社区医生、社会体育指导员及有体育医学背景的学生,让他们进入体育类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健身场所,将是未来运动处方推广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体医衔接的机制尚未完善,市场运作的方案还未成熟”,但运动处方门诊开诊可以作为体医结合的试验田,“成为让更多人认识甚至认可运动处方的旗舰店。”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0日 08 版)

一波三折有惊讶有惊奇有惊喜
辉煌已在身后 中国女排再踏征程从培养新人开始
跑马者和慢性病患者“亲测有用”
NBA迎来“中国印象”第二季?
冰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