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少数民族古籍珍品首次进入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31日   06 版)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春中 实习生 和思敏)“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7月25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这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首次进入国家博物馆,将展至8月4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涵载这些历史文化的卷帙浩繁的古籍。这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指中国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以及古代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碑刻铭文和口传资料等。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医学等领域。少数民族古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文字类,二是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字及少数民族古文字记载的历史文书和文献典籍;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古代文献典籍;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古代碑刻铭文。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古籍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口头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各种资料。

    本次展览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共同承办。

    本次展览精选了现存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多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项目的珍品,这些实物共178册(件),其中含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30件展品。此外,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省区30多年来整理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大型出版成果16种、1000册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成果展示板31幅。展示的文种包括:东巴文、彝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字、布依文、水文、藏文、八思巴文、傣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察合台文、于阗文、佉卢文、突厥文,共18种。展览现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等传统技艺的展示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功在当代,利泽千秋。少数民族古籍内容广博浩瀚、形式丰富多样,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精粹,有利于全面展现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有利于增进中华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血肉关系,有利于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去年6月至11月,该展览已分别在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展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数十万观众近距离感受了中华各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深刻体会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国务院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参加了开幕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31日 06 版)

杨蕊: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能打动我们的东西
少数民族古籍珍品首次进入国家博物馆
壮族老大哥的“献血朋友圈”
株洲“助力瓜农行动”传递民族团结情谊
图片新闻
云南安宁志愿服务体系覆盖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