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无人机,个头不大,身上‘刺儿’不少!”伴着铿锵有力的阅兵进行曲,无人机方阵以昂扬的姿态驶过观礼台,我军通信干扰、雷达干扰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驾驭这些雄鹰征战电磁空间的受阅官兵中,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无人机干扰连四级军士长王振激动不已。
说起王振,熟悉他的战友,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一次对抗演练,吃惯王振苦头的蓝军,对来袭的无人机早有防备,一番“厮杀”之后,蓝军通信仍然保持畅通。正当蓝军高兴的时候,电台里突然传来一阵噪音,然后是一片寂静。无人机攻击再次降临,蓝军通信指挥被中断!
原来,向来擅长“直拳”的王振,这次竟打出一套“组合拳”:第一波“诱攻”,摸清规律,第二波“奇袭”,直击要害!
然而,人非生而知之者。从事了8年工兵爆破的王振,是全师有名的“排爆达人”。2010年,连队被裁撤,半路出家改专业,难度之大超乎想象,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对于学历不高的王振,犹如天书。
抱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王振和身边的战友从零开始创业——没有教材就摘编资料,他们参与编写的训练教材和训练大纲被推广应用;没有教练员就对着书本自己摸索研究,向装备厂家、科研院校、实验基地专家请教,先后派出6批次官兵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没有训练器材就参照实体装备,在硬纸板上画出飞行控制界面,练习飞行操作。
30余幅飞机结构图、内部线路图,7册500余万字两型无人机训练教材、大纲和相关配属资料,20余项自制简易训练器材……走进连队学习室,满满当当的资料和器材映射出王振和战友们的艰辛探索。
“直飞,爬升,大马力,5、4、3、2、1,发射!”2012年5月,塞北某地乍暖还寒,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正在进行。随着指挥员铿锵有力的指令,王振驾驭新型通信干扰无人机直冲云霄。从列装到成功首飞,他们仅仅用了1个多月。
就这样,航空和电磁干扰这两个原本陌生而抽象的领域,一步步被王振敲开大门,成为他展翅翱翔的广阔舞台。
2014年秋,一场“背靠背”式实兵演习拉开帷幕。顷刻,天地之间炮弹呼啸、浓烟弥漫,红蓝双方激战正酣,而在电磁空间,一场同样激烈的对抗悄然拉开。
红军发射阵地上,两架不同型号无人机接续起飞,待进入预定空域后,指挥员下达指令:“对敌目标实施定位干扰!”此时,几十公里外的蓝军防御阵地上,一个个指挥电台、通信节点在两型无人机的干扰下无处遁形,白噪声逐步布满了操作屏幕和电台耳机,蓝军被成功“致盲”又“致聋”。
胜利的背后,不只是无人机系统的先进性能,更是王振和他的无人机飞行团队的大胆创新。
在拟制作战计划时,两种方案争执不下——一种坚持单型单机实施干扰,另一种则要求使用双型双机进行干扰,两种方案互不相让。
雷达和通信两类目标,一种机型只能对应其中一种目标实施定位干扰,选择令敌“致盲”,就无法令其“致聋”。而如果两种机型同时展开行动,又存在很大的空中撞机和电磁互扰风险,看似辽阔的空域,对于高速飞行中的飞行器来说其实并不宽敞,两架无人机极可能坠毁。
演习场上的一击制敌来自于他们坚韧的使命感,更来自于王振对于飞行的精确分析和计算。
为了确保双飞成功,王振带领机组人员一起认真分析两种机型的飞行特点和电磁特征,创新提出“双机同域不同高,异型机种互备飞”的崭新战法。
演习当天,只见无人机呼啸着离陆、爬高、拉伸……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经过王振机组的密切配合,最终成功实现“制敌盲聋、扰敌神经”战术目的,同时也积累了双机型同阵地发射回收、同空域展开行动的宝贵经验。
前不久,演兵场上对抗再次打响,王振紧盯闪烁的屏幕,时而敲击键盘,时而冥思苦想……从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稍纵即逝的信号中将“敌”方30多个通信信号“揪”了出来。
电磁战场看不见、摸不着,犹如大海捞针。但王振相信,只要肯钻研肯苦练,无形战场上就能歼敌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