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关村笔记》:活在这个时代太爽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08日   08 版)

    2014年6月12日,北京中关村的“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更名为“中关村创业大街”。从此,在这条全长不足200米的街道上,每天都有大量来“找钱”的创业者,和大量“找项目”的投资人。视觉中国供图

    联想有过一个著名的广告语,“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其实它还应该问一句,“如果没有中关村,联想将会怎样”,或者追问,“中国又将会怎样”。

    作家宁肯在新作《中关村笔记》中,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但他说:“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这是著名登山家马诺里的回答;而我为什么要写中关村,也因为它在那儿。这次我不写小说,我想致敬‘太史公’,为中关村写史,为改革时代立传。”

    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是中关村的基石

    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王永民和“王码”、王江民和KV300……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写了很多人物,但要在中关村这个巨大的场域中,挑出写谁不写谁,仍然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而没写到的那些,则会是更多的书。

    中关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官村”,直到几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墓地,而且以太监墓居多。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学院的第一批科研院所在此建成,连上北面不远处的清华北大与八大学院,中关村成了“科技城”与“大学城”。

    有些人名和地名在中关村,是不需要搜索,被路人随手一指就可能找到的。

    在方正大厦,宁肯见到王选的秘书,参观纪念馆,听他讲述“当代毕昇”的一生;在融科资讯18层见到柳传志,在创业大街见到吴甘沙,在车库咖啡见到苏菂,在数字山谷见到程维……

    可是,书中第一章的主人公冯康是谁?

    《中关村笔记》中只有两个人物贯穿始终,一是冯康,一是柳传志。宁肯穿过中科院棕色的物理所大楼,来到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瞻仰冯康的铜像,听冯康的同事、弟子谈冯康,谈许多年前的往事,“他们中许多人都是院士,我从没见过那么多院士”。

    理论、实验、计算,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活动的三种主要手段,而冯康,不仅是中国计算科学无可争议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还带出了一大批计算数学学者。以冯康为核心的这批学者与群体,被公认为“冯康学派”。站在冯康的铜像前,宁肯觉得,他一直在瞩望着中关村。

    书的最后附了主要人物索引,年纪最大的冯康(中国现代计算数学研究的开拓者)出生于1920年,最小的程维(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出生于1983年。

    宁肯相信,中关村的概念决不能因为高新科技园区、众多明星企业家而变得狭隘,相反,中关村时刻都不能忘记自身的基石——默默无闻却坚固如大地岩层的科学家们。

    个体的能量最终汇成了整体的能量

    宁肯说,中关村可能是北京最宽容的地区,宽容对待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对待草根创业者。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成为“电子一条街”,也有了“骗子一条街”的称呼——除了科学家,这里还云集了各类小商小贩、卖光盘的、办证的……

    但谁也不知道在这群底层人物中,会出现什么奇迹,毕竟,这里是中关村——冯军也相信这一点。

    “冯五块”,爱国者集团总裁冯军应该很久没有听过这个绰号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他起点并不低,但不甘于在旱涝保收的国企待一辈子的他,决定从最底层干起,做个体户,那是1992年,冯军的主要工作是卖电脑机箱、键盘,主要交通工具是二手自行车,后来升级到二手三轮车。冯军的生存宝典是“只赚5块钱”,数字之下是诚实与信用。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宁肯说:“我在书中写了十几个个体的故事,没有宏大叙事。我觉得在中关村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力量非常重要,中关村把个人解放出来了,个体的能量最终汇成了整体的能量。”

    和30多年前一样,时代的创造不仅在于科学家,还在于更多普通人。

    苏菂的上一份工作,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第三方服务的提供方。这也是一家在中关村注册的公司,他在这里接触了很多企业的初级阶段,比如“只有几个人的58同城”。苏菂发现,从柳传志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创业的领域与方式变了,但艰苦程度不变,其中一大表现就是场地,柳传志的自行车棚,和他的联想一样,可供后人膜拜。

    但苏菂决定变一变。2011年4月,他创办了车库咖啡,为早期创业团队提供便宜的办公环境和交流合作平台。这样的创业主题咖啡厅,如今在身处创业大潮中的中国有燎原之势,但星星之火的燃点,依然是中关村。

    车库咖啡的常客干什么的都有:大学生、海归、卖牛肉的、搞艺术的……这儿还接待过这样一位创业者:沈孟民,安徽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有一天突然想自己干点事,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倒卖二手挖掘机。干了几年赚钱了,觉得没意思,他又开始南下深圳做山寨手机、北上北京做安卓智能公用电话……屡败屡战,最潦倒的时候在洗浴中心住了一年半,因为“性价比高,包吃包住包洗澡”。

    兜兜转转了一圈,现在,沈孟民的创业项目是用移动互联网卖二手挖掘机,目前每个月有几十上百万元的交易量,已经拿到第二轮融资。

    “他可能最后也不会成为多么牛的成功企业家,但这个过程特别美好。”苏菂说,“微信、支付宝、人脸识别、共享单车……中国不断出现新的东西,有一些曾经超过我们的国家已经在向我们学习。有时候想到这些,就觉得活在这个时代太爽了!”

    战胜了过去的硅谷,现在与未来呢?

    苏菂是地道的北京人,一举一动都有点儿像《茶馆》里的王掌柜,而且一样干的是“迎来送往”的活儿。但宁肯以作家的敏锐发现,王掌柜不管多么八面玲珑,还是有一种无奈与悲凉,“那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状态”;苏菂不同,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掌柜,要把车库咖啡变成中国的造梦工厂——当然,自信的基础是,这个时代已经变了。

    宁肯说:“个人想发展、想奋斗,没有一个大的国家的平台也是不可能的。国家政策呼应了人们内心的需求与梦想,把国家的梦想建立在每个人的梦想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

    有一个美国记者采访车库咖啡后,回去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美国应该惧怕中国什么?不是世界排名第二且仍在迅速增长的GDP,不是又有了多少高科技发明;要惧怕的是中国掌握了美国的秘密——科技与资本的迅速结合,这曾经是硅谷的秘密,中关村学到了。

    宁肯说:“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一个缩影。从一种很低端的、很不可能的状态中,我们慢慢往前走,途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感到绝望,有时候会感到迷惘——我们能赶上世界吗?但中关村,或者说中国,就是在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刚开始准备写《中关村笔记》时,宁肯看到硅谷的创业楷模——黛博拉·佩里·皮肖内写的关于硅谷创新创业秘密的《这里改变世界》。他惊讶地发现,书里也提到了中关村,只是作者用一种质疑的方式表示,中关村的生力军联想已经战胜了硅谷的老牌贵族IBM,这只证明中关村战胜了过去的硅谷,但还没有战胜现在或者未来的硅谷,比如人工智能、自媒体等领域。

    宁肯笑着说:“如果换一个思路,从这种质疑中,我反而看出中关村在世界的地位。”何况,质疑并不是坏事,或许还不情不愿地指了指方向。

    吴甘沙,曾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也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第一位“首席工程师”。他现在的身份是,创业者,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对中关村来说,2015年才离职创业的吴甘沙是一个后来者,此时连中关村的地标建筑都已经换了一茬。这里不再是“电子一条街”,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了。

    吴甘沙说:“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事实上你的对手是一个时代。如果你不能成为时代的朋友,你就注定被时代抛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08日 08 版)

《中关村笔记》:活在这个时代太爽了
《劳燕》:在战争废墟上重建人性温暖
《使女的故事》是女性版《1984》?
毕淑敏:65岁破冰北极点 勇气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