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造物节”很热闹,有用建造房子的思路创造的皮质钱包,有用水泥砖头变身的首饰,还有用纸剪出的各类精美手工工艺品。北京造物节以“公益、原创、生活”为主题,在北京各个地区展示有趣的艺术以及设计作品,内容包括“衣、食、住、用、行”等,参与者还可以和实践家现场交流。
“北京造物节”是由“造物”推出的。造物App创始人黄笳原来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两年前的某一天,创业的灵感突然像水龙头一样哗哗流出水来,“我们希望哪怕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物品,也能让人去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
黄笳坚信每一个人都是“造物者”,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创造一家生活化物品设计与定制App——“造物”。用户可以DIY帆布包、笔记本、T恤衫等产品,一些艺术家也可以宣传自己的作品。
第一个产品是白T恤。用户可以花费139元随意设计T恤,由造物App负责定制生产。黄笳之所以选择T恤是看重它和人之间的亲密感,她不断做减法,希望可以把所有形式感的东西褪去。这样一款独特又平易近人的产品获得了不少人的喜爱。
特别的是,看上去艺术范儿十足的造物App并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高大上”风格,黄笳格外看重的是生活化,一些产品的售价并不高。黄笳最开心的是有年轻的学生、普通的家庭主妇,还有一些大妈都开始参与并喜爱这样的形式。
造物App吸引了很多“不务正业”的普通人来设计和生产产品。清华建筑系毕业生贺储储正是其一,他原本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却特别喜爱皮具,一边自己在小屋子里设计皮具,另一边偶尔也会在造物App上兼职授课教别人如何设计皮具。
后来,贺储储还是遵从自己的爱好成了一名皮具设计师。2016年6月一款最小手工钱包横空出世,用建筑学的方法打破皮具常规结构和做法。在本次北京造物节上他将小钱包的设计与做法全部解密。
普通人自己设计创造产品的例子不只一个。DAN是从加拿大GeorgeBrownCollege金属工艺专业回国的设计师,在她的眼里水泥可以是温柔性感的,她还以水泥为材质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首饰。另一个普通人邹超爱上了纸艺设计,他有着精巧的构思与精湛的技艺,甚至还以自己媳妇为形象创造作品。
创业两年多的时间,“造物”曾遇到过被人仿制的假造物App,在App Store上“造物”也因恶意诋毁导致无辜下架。但黄笳一直记得自己创业的初衷,不仅仅是去设计和创作某一款产品的App,“造物”一直在发现和传递美。为此,“造物”还曾到贵州、景德镇等地去探访手工艺艺术家。
黄笳透露,截至目前,造物App累计获得约100万用户,其中80后~95后为主要消费人群,95后~00后为高活跃度人群。此外,“造物”也获得了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