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票卖票!一张80块。”离晚上开场还有3个多小时,中山纪念堂地铁口已有“黄牛”开始兜售球票。走到越秀山体育场门前,球迷逐渐聚集,相互间的讨价还价更热烈了。体育场道路两边,有些年轻人边吆喝边卖球衣。
广州是一个有着深厚足球底蕴的城市。30多年前,中国足球队在吉隆坡夺得亚洲杯赛亚军,这是当时中国在亚洲比赛中的最好成绩。当时,中国队里的“老广”国脚至今让人怀念。回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州曾走出曾雪麟、苏永舜、容志行、陈熙荣等足球界元老和知名国脚。
在那个年代,每到傍晚,只要越秀山的球赛即将开始,场内外几乎挤满了人。为了买到一张票,上千人通宵达旦在场外排队,买不到票时就想方设法爬到四周的大树上“远眺”。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广州的夜生活,正不断涌现出新的娱乐方式,但足球早已融进这个城市的血液,几十年的热情从不消退。只要是喜爱足球的广州人,都几乎知道“齐齐上山睇波”意味着上越秀山看球。现在,这里是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夜幕降临,路边店铺的台阶上,围坐着几位高中生。他们从小学五年级便喜欢上足球,高中时还一起组队踢球赛。而今他们即将步入高三,每个夜晚专注自修,若能保有看球的时间,是最释放自我的。“作为广州人,我们一直坚定地相信,广州的足球精神象征着不服输。运动员在场上的奋斗,会鼓舞我们从高三坚持到高考。”在拼搏中找到热血,足球已成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
距离入场还有一个多小时,“广州球霸”的旗帜从路旁摇曳而过。树荫下,年轻爸爸陈先生给小儿子扇着风。“我的工作压力不是特别大,每天晚上会陪儿子一起学习。晚上没有补习班的课,就换他陪我来看球,希望能有多点时间互相陪伴。”转身看着一旁等待入场的儿子,陈先生说:“希望有一天,儿子也在人生的运动场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纪录。”
晚上6时许,球迷们陆续进场。已有10多年球龄的富力球迷助威领袖李国权站在助威区前,助威歌声伴着热烈掌声、击鼓声,响彻整个越秀山。李国权以前也踢球,如今觉得年纪大了踢不动了,索性看球。“助威、看球会让我特别轻松,看球后我会组织下大家吃宵夜。”除了看球助威,他平时夜晚会去骑车、打球、散步。
球赛开始了!“看着现场助威喊着歌,整个人会非常激动。”初中生张凯凯激动地捶着小腿。班里的男生几乎都是体育迷,他们经
常相聚看球。“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喜欢一个球星,而喜欢上足球。梅西是一个球风犀利让我至今非常崇拜的球星。”张凯凯指着场上奔跑的运动员,“我们看场上的运动员,视觉上和运动员本人是不对称的,但他们身上的体育精神会感染我。”
在父亲的影响下,已上大学的廖凡也爱上了足球。只要班里有足球比赛,他都会活跃在绿茵场上。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时候,父亲买了一件贝克汉姆的七号球衣送给他,指着电视机里的小贝:“你们穿的是一样的哦。”直到今天,两父子还在一起看球,常常一起讨论。
“广州是很早接触五大联赛的城市,球迷对球赛的要求高,自身素质也不低,所以观赛时往往不会有特别狂躁的情绪。”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黄盛华说,广州的本土球迷文化是平和、接地气而不乏深度的。广州人喜欢聚在一起看球,和夜市文化有关。因为晚上看球和吃宵夜的时间是很接近的,很多球迷在比赛结束后都会一起吃宵夜,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甚至是两支球队的球迷,也能坐下来一起享受宵夜,这种氛围很特别。
晚上10时许,热闹从场内转移到场外。喧嚣的夏夜里,路灯把白天不起眼的大街小巷照出生活气息,球迷们相互簇拥,兴奋地聊着球赛的精彩瞬间。路两旁的店家左右招呼,早已汗流浃背。三五成群的球迷们,无论穿着蓝色还是红色球衣,拉开椅子,一起开启宵夜时光。
越秀山上,球场内外,是广州人的夜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 实习生 陈晓绚 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