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过的学生遍布“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她身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她是众多教授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华文教师中的一员。她是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沈玲,在华文教育领域已经耕耘了12年。
2005年博士毕业后,沈玲来到华侨大学,成为一名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直到今天,她伴随着华文教育走过了12年。“这个过程中的故事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学生也太多太多,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难以忘怀”。
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在“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身上,都曾留下过沈玲的育人烙印。她教过的学生除了在校生,还有政府官员、商人、老师等各种角色。
这些外国学生最打动沈玲的就是他们对于学习中文的热情。
“2005年的时候,我刚刚带一个泰国政府官员班,班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零基础,学习时间也只有一年。有一位泰国空军人员学习特别刻苦,经常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总是随身携带字典,把一些难点或者和他专业相关的单词记下来背诵。”沈玲回忆道。
最后,这位学员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通过了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最高级。回国之后,他开始从事中泰交流和翻译类的工作。“能够看到自己的学生将自己所学发挥价值,对于任何一位老师来说都是最大的满足。”沈玲说。
国内的教学工作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沈玲还要带着自己的学生去海外教学点,在当地授课。
“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我在海外教学感触最深的。”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海外讲课时,最小的学生只有3岁半,最大的学生可能有五六十岁。当听到班上的学生一起唱起中文歌,自己那种爱国的情感会一瞬间迸发出来。
不一样的经历,当然就会有不一样的困难,沈玲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当这些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聚集在一起时,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就更多。
文化的差异是像沈玲一样的华文教师需要克服的普遍难题。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学习习惯、看待事物的方式、性格特点会有所不同——日韩的学生在课上就比较安静,但是他们的汉字书写非常认真,会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泰国和印尼的学生,在课上就比较活跃,喜欢一些表演性的课程,非常有创意;欧美的学生则更喜欢在课上提问。
“每个国家的学生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给予他们相同的关注。”沈玲说。
除了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师生关系的文化差异也曾让沈玲感到十分惊讶。
有一年到了泰国泼水节的时候,班上一位已经50多岁的泰国学生,带着其他学生,拿着他们亲手制作的水钵,盛满水和鲜花给她行跪礼,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当时我又感动又吃惊,因为在中国的礼仪文化里,年长的人是不能给后辈行这么大的礼的。”沈玲说。
伴随着华文教育走过了12年,她也是中国华文教育变迁历程的一位亲历者:学中文的生源以前多为东南亚国家的华裔自费生,慢慢非华裔和公费生也加入进来。华文教学模式之前是以授课为主,现在也融入了许多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和表演的方式。当代的华文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它还可以将中国许多其他的文化融入进来,比如,武术、书法、绘画……“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国家地位越来越高了,世界各国学习中文的热情也逐渐高涨。”她说。
沈玲表示,“一带一路”共赢发展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配合,华文教育将在这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华文教育离不开祖国的发展,当我将中文教给不同国家的人,他们又接着去传播中国文化时,他们也就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友谊使者。这种文化的传承,将一直接力下去”。